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脑瘫弃婴浓浓母爱
——记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由艳丽
本报记者 佘 颖
由艳丽跟女儿在一起。 (资料图片)
更多中国故事
系列报道请扫二维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先锋医院护士由艳丽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那是20年前的7月5日,正在上班的她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在一个工地上发现一个弃婴,让她去抱回来。自己还没有结婚,抱回来该怎么抚养呢?由艳丽迟疑了。母亲说:“你是个护士,应该救救她,这也是一条命啊!”“对,我要救她!”由艳丽终于下定决心。

这个决定,影响了由艳丽的一生。

收养了一个脑瘫儿

由艳丽至今记得第一眼看到孩子的情景——婴儿裹在一条又脏又破的毯子里,满头都是打针留下的伤痕,一看就知道被抢救过。出于救死扶伤的本能,她抱起婴儿直奔医院。经过治疗,婴儿病情稳定下来,全面检查的结果也出来了:很可能是脑瘫患儿,但目前表现不明显,3个月后才能确诊。面对这样的结果,由艳丽依旧把婴儿抱回了家,她要让孩子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亲友纷纷劝她:你还没结婚,时间长了不是个事儿,赶紧把孩子送到儿童福利院去吧。可由艳丽跟孩子有了感情,坚持把孩子留了下来。

孩子2个月时,得了新生儿硬肿症,需要输新鲜血浆。经化验,由艳丽的血型和孩子的一样。交叉配血试验后,孩子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由艳丽用她的血治愈了孩子的硬肿症,两人之间开始血脉相连。

孩子6个月大时,竟然喃喃地叫出了“讷讷(妈妈)”。这一声呼唤,拨动了由艳丽母爱的心弦,她激动地搂着孩子,左亲右亲,流着眼泪说:“既然你管我叫妈妈,那我就当你的妈妈吧!”

就这样,由艳丽成为一名未婚妈妈,孩子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由琳婧。

为她,我愿付出一切

从此,这个孩子几乎成了由艳丽生活的全部。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小琳婧逐渐白胖起来,从表面上看,和正常的孩子并没有两样。然而,在小琳婧7个月时,预想中的不幸降临了。一天晚上,小琳婧突然高声尖叫,不停抽搐。由艳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比预想中的更糟糕:小琳婧患的是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细胞受损,是重症脑瘫与癫痫的综合征。

身为儿科护士,由艳丽深知这种疾病的严重性:生活不能自理,时刻面临死亡。亲朋好友们都劝由艳丽,“这样的孩子长大都难,更别说为社会作贡献,还是把孩子送福利院吧”。由艳丽抱着孩子一言不发,她不是在犹豫是否把孩子送走,而是在考虑怎样给孩子治病。

孩子每天都在抽搐,由艳丽东奔西走,四处求医,终于在读研究生的同学那里找到了对症的医药,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此后,由艳丽没有放弃对小琳婧的治疗,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就紧紧地抓住。

这些年,为了孩子,由艳丽辗转了很多地方,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2011年,听说北京有家治疗脑瘫的权威医院,能做脑干细胞移植手术,让脑瘫患者站起来,由艳丽便背着女儿赶去,满怀希望地打算着,如果能治,就把唯一的房子卖掉筹钱。然而,专家了解到小琳婧的情况后说,小琳婧的病情极为特殊,如果脑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她的意识会清醒很多,但来自外界的刺激会让她的癫痫病频繁发作,孩子会更加痛苦。“回去吧,好好照顾她,别再治了,没有用的。”专家说。

希望破灭,看着可怜的小琳婧,由艳丽忍不住哭了。她对女儿说:“婧婧,你的病太难治了,妈妈只求你能在这个世上多活些日子。”小琳婧仿佛听明白了妈妈的话,手动着,嘴里也不停地说着,似乎在安慰她。那晚,由艳丽一夜没有合眼。她决定今后要倍加珍惜孩子的生存时光,尽全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目前,小琳婧智力、视力和肢体属一级残疾,只能靠药物治疗维持生命。由艳丽告诉记者,过去自己也很时尚,而现在一件衣服穿了好几年都不舍得扔,就为省下钱来给小琳婧看病。

如今,小琳婧从体重不足2公斤,长到体重30多公斤,由艳丽却因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病,至今仍孑身一人。在这期间,她还承受了失去双亲的痛苦。可是,她仍然没有放弃小琳婧。

许多好心人听说了由艳丽的事迹后,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由艳丽的邻居、朋友常常在她上班时,帮忙照看小琳婧;她所在的先锋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予她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我没有做出什么大事,没有取得令人羡慕的业绩,但我的人生同样具有意义和价值。大家的帮助是我巨大的精神财富,支撑着我艰难前行。”由艳丽说,“我最期盼的是有一天,我能用母爱唤醒生命的奇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