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庞彩霞报道: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110个工作日缩减为60个工作日;污染源快速识别模型,实现以秒级速度对污染源进行筛选匹配锁定;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助力各审批监管部门实现无缝协作……广州开发区正以“新三单一平台”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广州开发区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广州开发区自从2013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两项改革试点以来,先后出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18个配套改革文件(“1+18”改革方案)。去年12月16日,审改总体方案经广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新三单一平台”——“集中清单”“绿色清单”“监管清单”和“大数据平台”,构成了广州开发区审改总体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关键要点。今年3月中旬,开发区承担的415项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完成标准化编制和审核工作,成为广东省首个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区县。未来,该区将通过标准化的审批为企业提供无差别服务。
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是改革的最难点。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广州开发区推行项目审批“集中清单”,并设立广东省首家行政审批局。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38个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交由这家审批局进行全链条集中审批,做到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相对分离,行政审查与技术审查相对分离。改革后,广州开发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将实现审批局“一门受理”“全流程服务”、申请材料“一套多用”、多事项“并联审批”,企业从取得土地到动工建设的审批时限由110个工作日缩减为60个工作日,企业报批所需材料减少近半。
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还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围绕企业注册、审批、经营等全链条,制定“绿色清单”,放开部分限制,为科技、生物等类企业推行信任审批,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
打造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是改革的关键环节。在监管方面,广州开发区以“监管清单”为统领,建立覆盖所有行业、领域的标准化监管体系,借助大数据支撑,实现审批与监管部门之间、监管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形成全区“一张网”智能、精准监管。目前,环保、安全、食品、药品、劳动、公共卫生6个监管领域已完成监管清单编制,正全面向其他监管领域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开发区已建成“数字环保+移动执法”监管平台,整合了16类环境保护监管数据,集成在线监测、信访、行政处罚等7项监管业务功能模块,与上级专项系统无缝对接。尤其是全国最先进污染源快速识别系统,可以秒级速度对废气污染源进行筛选匹配,快速锁定污染源,目前已完成100多家重点污染源排放特征(指纹)的采集分析工作。此外,为消除管理信息孤岛,广州开发区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以“网办、审批、监管、信用、监察”等信息为一体的全区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逐步推进条块部门横向、纵向系统的全方位对接,实现审批与监管数据信息的跨部门互联共享,推动部门无缝式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