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样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本报记者 杜 芳
▲ 在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中国气象局邀请专家解读气候变化。 本报记者 杜 芳摄

◀ 图为厄尔尼诺引起的破坏性风暴潮。 (卫星拍摄图)

▶ 在澳大利亚南极区域,阿德雷企鹅在浮冰上漂流。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架大面积缩小。(资料图片)

伴随全球不断变暖,气候变化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球会越来越“烫手”吗?如何应对干旱与暴雨带来的“旱涝两重天”?如何看待气候变化阴谋论?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中国气象局,听听科学家们如何聊气候。

越来越暖,全球“有点伤”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消息称,全球气温在2015年创下最高纪录后,2016年1月全球气温继续创新高。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监测,2016年1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气温为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1.04℃。

全球气温的升高引发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科学研究表明,自1950年以来,已经观测到的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极寒、热浪、强降水、干旱等,发生频率成明显加快趋势。

气候变化的“作用力”不局限于一城一域、一朝一夕,专家表示,其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显著。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就在去年,夏季热浪袭击欧洲,多国高温创纪录;干旱重创非洲,多国面临粮食危机;年初美国频遭暴风雪袭击,部分地区积雪深达183厘米。

甚至普通大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对气候变化有细微地感知。北京不少市民的共同感受是,入春时间越来越提前了;在东北,种地的老黄历有点不管用了,农民更新了种植时间表,以前是“立夏到小满种什么都不晚”,现在成了“谷雨到立夏,早晚都不怕”。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姜彤表示,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大气圈变化,也是包括土壤圈、生物圈、冰冻圈等在内的气候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会引起一些喜暖物种范围扩大,物种往北方迁移,生长范围更广,带来有益的变化。但其引发的灾害天气事件的增加,也在恶化贫困地区原有的环境。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全球自然灾害数据库资料显示,从全球来看,1980年到2009年全球高温热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2.5亿美元,2010年到2015年高温热浪造成的损失是53.08亿美元,增加了63%;1980年到2009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63.73亿美元,2010年到2015年则增加到143.8亿美元,增加了127%;全球洪涝灾害的损失1980年到2009年为158.1亿美元,2010年到2015年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3.5亿美元,增加了130%。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2015年底,由195个国家参与谈判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世界气候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协议:与前工业时代相比,各方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需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

积极应对,提高自身抗御力

随着增温后大气能够保持更多水分,暴雨事件在不断增加。在巴基斯坦的季风期,一个台站记录了24小时540毫米的降雨,而该国的年均值只有336毫米。印度城市金奈12月1日至2日24小时内的降雨量高达500毫米,闻所未闻。我国也有带来严重损失的暴雨事件,如济南2007年的“7·18”、北京2012年的“7·21”强降雨。

气候变化不但带来“更涝”的风险,也在制造旱情。在巴西东北部和北美西部干旱肆虐,导致阿拉斯加出现破纪录的野火季。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南部非洲也受到了降雨不足的影响。印度西南季风降雨量低于常值。

姜彤表示,要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应该可持续地管理自然生态系统,把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到规划、设计、管理等方方面面,通过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建设气候抗御型社会。

“过去我们在应对旱涝的时候,往往把筹码放到水利工程上面去,大家看旱了、涝了,往往说工程体系不完善。实际上对于构建旱能吸、涝能排的绿色生态系统考虑得不是很周全。未来应对更旱、更涝的风险,防御性的工作更为重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严登华说。

在严登华看来,“灰色水库”解决的是地表水问题,应对旱涝远远不够。应该结合大自然的“绿色水库”,形成地表、土壤、地下相互联系的海绵体。这样就像建立一个“水银行”一样,多了能存,少了能取,调节旱涝不仅可以做到年内调节,甚至可以实现年际的调节,应对旱涝的能力大大提升。

“‘锄头底下三寸泽’,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也会产生影响,应该尊重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严登华说。

“此外,应对旱涝问题还可以积极利用大数据的现代手段。我们已经在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同的区域到底有什么样的风险。我们需要的是水文气象、水文气候、水资源气候这样耦合的结合,以便知道什么时候哪里有多少水,对水资源形成系统的调节。”严登华说。

在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提高防御灾害能力越来越紧迫。严登华介绍说,我国处在东亚季风气候区域,呈现三级阶梯的地形,决定了我国是一个降水分布不均、极端事件频发的基本状况,再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可以预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特征,以及旱、涝频发,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都会进一步加重。

科学认知,应对气变从我做起

气候变化真的离我们如此之近吗?有人表示怀疑,并抛出气候变化阴谋论,认为科学家为了低碳环保故意把气候变化说得很严重。对此,气象专家有话说。

姜彤表示,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结论都是根据科学观测事实和基于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的。“比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是由全世界选出来的近1000位科学家参与撰写,在对数十万条评审意见进行分析后,形成了近5000页的报告。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个人对报告的理解不同、角度不同、文化学科的差异等,造成对某些结论误解或理解不深,但是结论本身都是科学家们根据科学事实得出来的。”姜彤说。

严登华表示,科学问题的后面会引入很多社会问题,与公众息息相关,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的减排就和生存、发展结合起来。有些人只关注背后的问题,对于气候变化的事实不考虑,很容易被一些误读或者曲解的舆论带着走。

对于气候变化,公众应该科学认识。“每个人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不一样,科学家有责任,不仅仅从科学事实角度、科学结论角度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的受众理解角度不同。如何更好地表达、传播科学,做好科普,对科学家而言是一种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姜彤说。

“不但要认知气候变化及其带来什么危害,关键还要认知个人能为气候变化做点什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说。

郑保卫在关于公众低碳意识调查中发现,30%左右的被调查者缺乏减排意识,减排潜力组人群还占相当一部分。“怎么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做大量工作,包括要进行社会教育、社会普及、社会推广工作。对于气候变化,还需要更多关注。”郑保卫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