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生猪价格上涨的情况,3月24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畜牧业司有关负责人。
据农业部监测,这一轮猪价上涨从2015年3月中旬开始,当时的活猪价格为每公斤12.16元;9月初涨到18.25元,之后有一个小幅下降过程,直到11月中旬,然后持续小幅上涨到现在。猪肉价格在今年春节前一周达到最高,每公斤29.04元,之后下降了一个月,目前已连续2周上涨。
“总的来说,这一轮猪价上涨是恢复性和补偿性的,是过去3年猪价偏低引发产能适应性调减的结果。”该负责人分析,截至今年2月份,生猪存栏连续37个月同比下降,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0个月同比下降,产能深度调整,累计下降幅度均超过20%。所以,这一轮猪价上涨最主要原因是生猪饲养量减少造成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轮猪价上涨周期中,养猪场户补栏比较理性谨慎,没有一哄而上。这主要是由禁养限养范围不断扩大、散户补栏更加理性、中等规模场补栏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养猪场户补栏不补栏,主要看预期效益,按3月份第3周的价位,出栏一头肥猪平均可获利500元以上,养猪场户看涨后期行情的预期已经形成,所以今年以来仔猪价格上涨较多,这也将带动母猪补栏的恢复。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大规模养猪场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今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值,预示着4个月后肥猪出栏量将明显增加。
该负责人认为,从全年走势看,由于当前基础产能偏低,生产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总体偏少,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逐步增加,生产平稳恢复。预计全年生猪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生猪价格将维持高位,但在出栏逐步增加、养殖成本下降、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猪价暴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