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由来已久,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根本上要靠制度创新。在这一背景下,“十二五”之初,党中央、国务院从保障国家水安全战略的高度,部署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严格考核,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
在新疆,昌吉州是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一场关于水权的改革正在试点推进。2015年,全州7个县市农业用水初始水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推开,在确权的基础上,昌吉州在各乡镇成立了水权交易中心,由水管单位通过水库建立“水银行”,规定农民在农业初始水权水量范围内,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节约的水量,归农户自己所有。
马贵杰是玛纳斯县塔西河六村村民,全家10.32亩耕地核定水权水量4180立方米。去年,他家实际用水量3179立方米,节约并出售水量1001立方米。“节下的水可以出售,这些收入抵完水费还有剩余。”马贵杰说,水权交易改革让大家节水的热情高涨。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是水利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水权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水资源使用权的确认和流转。完善这项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近几年,我国在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区开展了水权确权登记和水权交易试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快水资源用途管制、取水权转让等水权制度建设,稳步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
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正推动着水利领域一批关乎长远的改革落地开花,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的意识正在增强。与此同时,另一项重要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也在加速破题。
在北京市房山区河口村,问起村民李凤霞她家浇地需要缴纳多少水费时,她说,要是在以前她还真答不出来。去年,河口村开始推行水权确权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并且改变了以电量核算水费的方式,直接以用水量计算,还调整了收费标准。李凤霞家额度内的水量是8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56元算,超出部分按每立方米1.5元算。“如果只用额度内的水,水费也比过去的电费贵了一倍,更别说超额部分还要加价。”李凤霞说,这一下让她对水费变得敏感起来,节水变成了更自觉的行动。
推行农业水价改革,不是简单提高价格,而是涉及水权分配、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和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水价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发挥水价在节水中的杠杆作用,激发农民的节水动力。农业水价改革是水利改革的敏感地带,改革的困难不少,但目前已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
今年初,《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出台,对改革提出明确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地区要加快推进改革,通过3到5年努力率先实现改革目标。通过这场改革,农业这个“用水大户”的节水潜力将被更大程度地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