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理想随高铁齐飞
——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文龙
李文龙在组装动车组司机室。 郑旺强摄

本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邓旺强

阳光洒进偌大的车间,一列列动车组如白色长龙般整齐排列在组装台位上。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的动车组总装生产线上见到了高级技师李文龙。身穿工装的他,中等个子,笑起来还带点青涩,但眼睛中透着一份坚毅和沉稳。

他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从一名普通技校毕业生,成长为高铁新一代产业工人的代表,年仅28岁就已成为高铁列车生产线上的金牌工人。

走出大山,就是要干出点名堂

李文龙出生在沂蒙山区。每每望着家乡绵延起伏的大山,年轻的李文龙总在自家屋檐下想,大山后面有什么?山后面的世界是否有自己的一个位置?

2003年,15岁的李文龙进入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术学校学习,“想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干出点名堂”。因为从小爱动手,李文龙选择学钳工。在很多人看来,钳工枯燥乏味,又苦又累。但在李文龙眼里,钳工是万能工,“车、冼、刨、磨”样样是学问。因为打心底喜欢,李文龙总要求自己比别人更努力。通过4年的勤学苦练,李文龙在2007年青岛市第九届技能大赛上夺得学生组第一名,从而被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相中。

当时,国内高铁刚起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高速动车组,李文龙被分配在动车组组装生产车间。

作为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动车组对零部件装配的要求极高。拿动车组的司机室来说,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里,零部件数量多,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复杂,装配精度都以毫米来衡量。分毫之间见功夫,尽管在技校有钳工的底子,刚上岗的李文龙还是碰了壁。

“要干就要干出样子。”李文龙暗下决心,跟自己“较劲”。他定下“魔鬼式”训练计划,甚至把练习件的装配精度精确到了0.01毫米,这可比头发丝还细。那些天,他双手磨出了血泡,长起了老茧。

进厂半年后,他就成功掌握了动车组总组装的全部关键工序,成长为一名技能骨干,车间里资深的老师傅对他竖起了大拇指。2008年,在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上,年仅20岁的李文龙技惊四座,获得钳工状元的称号。

“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生产一线,勤于钻研的李文龙练就了不少“绝活”。车头前挡风玻璃的装配是动车组制造的一大关键技术。当动车组时速超过300公里,80%以上的阻力是空气阻力,同时还面临气动噪声、列车表面压力波等考验,这对前挡风玻璃的装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凭着精湛的技艺,李文龙能精确控制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精度,不仅保证了行车安全,而且外形美观。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李文龙的工作信条。一次,动车组试制时,李文龙发现车辆内装因震动发生异响。凭着自己的经验,李文龙摸索着改进安装工艺,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像这样在生产线上的改善方案,李文龙参与了30多项,节约生产成本60多万元。

高速动车组大批量制造后,李文龙用心扑在技能攻关上,成为动车组装配技术的“开路先锋”。动车组司机室里大大小小的部件和结构,就像一幅清晰的地图印在他的脑海里。通过大胆的摸索和试验,他接连提出工艺革新建议,发明了一批快速工装,这些工装成为生产线上的“神器”,方便、准确、高效,减少了大量返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李文龙还是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内部聘请的钳工技能名师。他在练就过硬技能的同时,还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操作法传授给其他员工,无私向年轻员工传授动车司机室的内装板、操纵台、弯压条等关键装配工艺,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由他编写的《司机室内装操作指南》《观光区的隔音降噪》等实用性课件和教材,已成为一线钳工培训的首选教材。

“工作越久,越觉得需要充电。”为进一步提升自己,李文龙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2013年,他取得西南交通大学业余大专教育学历。目前,他正攻读中国海洋大学机械自动一体化专科和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学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靠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地。”如今,这颗理想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

从农村到城市,28岁的李文龙凭借精湛的技能,摘取了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果实:2011年被评为青岛市技术能手;2012年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14年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青岛市首席技师……

今天,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作为打造这张名片的一分子,李文龙在快速发展的高铁事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自己亲手装配的动车组跑得更快更好,为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增光添彩。”李文龙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