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警成武中队创造了连续21年军事训练总评优秀的佳绩,被授予“基层建设模范中队”称号——
“铁军”是这样铸就的
本报记者 王金虎
图为成武中队的战士们在进行训练。 (资料图片)

最近,武警山东省总队菏泽市支队成武中队火了。日前,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命令,授予该中队“基层建设模范中队”荣誉称号。这支驻守在欠发达地区偏僻县城的普通中队,主要担负县看守所外围武装警戒任务。1995年以来,他们坚守三尺哨位,屡创佳绩,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1次,连续20年被树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先后夺得26个第一、创造11项纪录,连续21年保持军事训练成绩总评优秀,出色完成抢险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20余次,连续30多年安全无事故。

是什么成就了他们的传奇?

将荣誉“归零”

2月14日晚,收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武警成武中队马上召开了一场“揭短亮丑”会。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官兵们“揭”出了“精细化管理尚有差距”“作风养成、行为习惯有待提高”“培养战士成材进步缺乏实招”等7条党支部存在的“疮疤”。

而就在刚才,他们刚从《新闻联播》中看到习主席、李总理同时为他们中队“点赞”的新闻。“当时,我们中队沸腾了。但荣誉背后肯定还有瑕疵,台上领奖,台下揭短,将荣誉‘归零’,是我们中队多年坚持的传统。”面对如此高规格的荣誉,武警成武中队指导员张志南极力抑制住兴奋和激动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啥时候满足于荣誉,啥时候就会止步于荣誉。每当获得重大荣誉,我们都会提醒大家放下奖牌轻装上阵、找出不足重新出发,把荣誉作为迈向更高层次的新起点。”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是这支“铁军”长盛不衰的秘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尽管中队的指战员换了很多人,但将成绩“归零”的理念却始终得以传承和发扬。

2009年6月16日,一犯罪嫌疑人因吸毒过量导致精神异常,在成武伯乐大街持刀砍伤2名群众后,逃窜到文亭湖宾馆将服务员劫持。危急时刻,时任中队长王金光带领4名战士火速赶到现场,悄悄迂回到犯罪嫌疑人的后侧,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抓住了犯罪分子手中的刀刃,另一只手控制了犯罪分子的头部,整个处置过程用时不到一分钟。回到中队已是凌晨3点,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却很兴奋,反复回味着刚刚发生的一幕:“整个处置过程没费一枪一弹,没伤一人,县里肯定要给我们开庆功会。”可是,王金光却皱着眉头,闷闷不乐,“先别沾沾自喜,依我看,打赢这一仗很大程度上是靠运气。整个处置过程还有很多漏洞,如果不弥补,下次就可能会捅大娄子”。说着,王金光让大家“复盘”。

“为减少伤亡,我们应该先投掷催泪弹。”“两名突击队员与后面的抓捕队员衔接还不紧凑。”“我们没有向人质示意卧倒,突击很有可能伤及人质……”一个个疏漏被揪出来,官兵们惊得倒吸一口凉气。随后,王金光和战士们一起研究撰写反劫持战斗报告,将“复盘”找出的七八处漏洞、十多项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写了进去。后来,这份检讨式报告不仅成为支队反劫持战斗训练的重要实战案例参考,而且实战之后“复盘”、进行检讨式总结的做法也在支队广泛推广。

顽铁化精钢

有人说,成武中队是个大熔炉,投进去的是块铁,炼出来的是块钢。

辽宁籍战士赵文浩从小就失去了父亲,逃学、泡网吧、打群架,成为人见人烦的问题少年。19岁那年,他母亲把他送到成武中队,希望他在部队痛改前非。来到中队,赵文浩根本没把各项规定放在眼里,作风散漫,小错不断。他把周末外出买来的烟藏起来,跑到厕所里偷偷吸。指导员知道他的烟瘾很大,每天破例允许他抽一根。看他实在熬不住了,就给他送来口香糖。不到一个月,就帮他戒掉了烟。

在连队,猪圈里看不见一只苍蝇,冬青树下见不到一片落叶。精细化的管理在熏陶着他、感染着他,也在改变着他。渐渐地,他昔日的心浮气躁被过硬的作风所取代。赵文浩把津贴攒起来,一部分邮寄给家人,一部分存到资助贫困学生的“爱心存折”里。一年后,文浩的母亲来到中队看望儿子。当她吃着儿子亲手做的饭菜时,喜极而泣:“孩子到部队上懂事了,出息了!”

一名小战士入伍不久,因与家人闹矛盾,出现了抑郁症状,而且病情较重。消息传出后,有的人提议:他留在我们中队是一枚“定时炸弹”,不如把他转到别的中队,别砸了咱的牌子。对此,中队党支部态度坚决:“为了保荣誉抛弃战友,我们标兵中队的牌子就是假的、空的,就没有含金量!”

当晚,时任中队长孔海峰就将床铺搬到班里,和这名小战士铺挨铺住在一起。每当他呆呆地坐着发愣时,孔海峰就靠上去和他聊天;每当他烦躁时,孔海峰就陪他到附近的公园遛弯……在120多天形影不离的悉心帮教下,这名战士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

战士董荣生天生有点口吃,一着急就结巴。指导员张志南得知这一情况后,每晚都找小董聊天,要求小董每天必须坚持给班里同志读报。前不久,在支队组织的“军魂永驻”演讲比赛中,指导员把小董推向前台。小董以自己的故事为题材,用《充满自信、活出自我》为题的演讲夺得冠军。自此,“大结巴”变成了“小喇叭”。

如今,已有30多名曾经的“刺头”在这里“淬火”后炼成“好钢”。从成武中队走出去的官兵中,19名干部走上了团营职岗位,27名战士考学提干成为警官,46人退伍转业成长为副科级以上干部,37人当上了村支书,82人成为地方致富带头人。

严兵先严官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成武中队领导班子“一班人”深谙此理,他们严兵先严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曾在成武中队工作过的武警菏泽支队副政委蒋哲文,对一件事难以忘怀。2000年9月,军校毕业的他被分到中队任司务长,有天晚上加班到凌晨整理账目,早上没有按时起床。值班班长把他叫醒时,全中队官兵已在操场上齐刷刷地列队,等他出操。“在这里,没有特殊人群。身体疲劳,思想不能疲软。作为干部,再苦再累,也要站到排头。”蒋哲文说。

2003年,中队按照上级要求推行自助餐,然而没过多久,问题就出现了:有的战士遇到好吃的菜就打很多,吃不了又倒掉,排在后面的战士经常打不到想吃的菜。怎么办?支部成员商议决定,干部最后打菜,这样既能了解战士爱吃哪些菜,更能监督战士按量打菜。

打菜难题解决了,可这事儿引发了支部“一班人”的深思:党员干部是部队建设的风向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此后,他们与官兵约法三章:只要干部不起床,战士就可以不出操;只要干部不查勤,战士就可以不上岗。

2013年8月,刚上任的中队长在一次后半夜查勤时,图省事,穿着背心就上了哨位。着装不严整,这在中队里可是个大问题,要上每周问题曝光栏的。在队务会上,有人认为中队长刚来就给他个“下马威”,不利于开展工作,还是不曝光为好;更多人则认为,作为中队主要领导对自己要求应更加严格,曝光丢的是个人面子,不曝光坏的是中队风气。“每名党员干部的形象都关系党的形象,只有自觉接受批评监督,盯准软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才能赢得战士的认可,为党的形象加分。”新任中队长自我检讨。最终,还是将此事如实曝光。

一年秋天,一名排长的家属带着孩子来到中队,看到院子里新鲜诱人的葡萄,孩子闹着要吃。在中队,这可是不能随便动的。这位排长把孩子带到房间,迅速跑到街上买来葡萄,哄住了孩子,也守住了中队的规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成武中队,战士们印象最深的是,训练时,党员干部先上操场;劳动时,党员干部先拿工具;处突抢险时,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就寝时,党员干部最后睡。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党员干部,咱服气,在这样的中队当兵,心气顺,劲头足,没有任何理由干不好。机关干部都说,其他单位难抓的事,在成武中队一点都不难。

与此同时,成武中队的官兵们用青春和热血磨砺着随时出鞘的“利刃”,用过硬的军事本领诠释着“标兵中队”的深刻内涵,成为令当地邪恶势力闻风丧胆的“守护神”。一年冬日,成武县一家棉厂厂长被一伙歹徒绑架,中队官兵奉命前往处置。尚未赶到现场,绑匪一听说成武中队的武警来了,就赶快丢下人质,仓皇逃走。

驻地群众是这样赞誉他们的:从成武中队,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的样子;从官兵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军人的样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