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常常是借助那些落尽了历史尘埃的文化瑰宝来表达的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古人花了1000多年开凿出南北长1680米的敦煌石窟群;从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到如今的敦煌研究院,一代代“敦煌人”用七十余年把中古时代的繁华之地再现于世人面前;从2014年到2015年底,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花了两年的时间,联合敦煌博物馆将敦煌位移至上海。
从去年11月29日开幕至今两个多月以来,“敦煌:生灵的歌”大型展览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迎来了一拨又一拨观众,在沪上、在长三角引发了“敦煌热”。
展览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顾问王纯杰联合策展;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为艺术总监,有“敦煌的女儿”之誉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担任学术顾问。值得注意的是,在带来大型敦煌臻品艺术的同时,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还首次让丝路上的艺术瑰宝与当代艺术亲密接触。
为了全面呈现敦煌艺术,本次展览还原了7个最具艺术价值敦煌石窟,并展出经典的彩塑临摹11件、壁画临摹品(常书鸿、段文杰、常沙娜等敦煌艺术顶级大师作品)60件、藏经洞绢纸画复制品25组件、藏经洞文物五十余件等共计一百六十余组件源自敦煌的艺术沉淀。
其中第3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窟,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画像以焦墨勾勒,色彩淡雅,造型蕴藉、庄重,特别令人称赏的是丰富多彩的线描,洞窟虽小,但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特别展出的五十余件珍品文物中,其中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经(北魏)”等在内的源自藏经洞的绘画、古代写本、刻本的作品,在敦煌的陈列厅都是很少拿出来展览的宝贝。写本和刻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除汉文外,还有藏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希伯来文等。通过对文物及文献的展示和重新演绎,此次展览,公众将能够更透彻了解敦煌的艺术及历史。同时,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邀请到了敦煌研究院专业的解说团队,使展览本身不仅仅是作品的陈列,更有一个个关于敦煌的故事将随展览在上海传颂。
作为一个成熟的“展览”,敦煌展在近年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浙江美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等巡展中,每每引起轰动。这次不同以往,在呈现经典敦煌艺术的同时,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作为当代艺术馆,首次实现敦煌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对话。通过白南准的《蓝佛》(Blue Buddha),孔柏基的《莫高窟佛像》,邱志杰的《总会有人信》,李磊的《佛不语》,丁乙的《十示系列》等作品,“敦煌:生灵的歌”将带领公众立基于敦煌石窟的视觉体验之后重新审视当代艺术里面关于佛教/宗教的创作。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郡设立于汉武帝时期,作为本次展览的延伸,展期内的喜玛拉雅广场上,玉门关、汉长城、阳关烽燧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地貌,将以相应比例实景复原,古代敦煌历史人文之景将得以在上海再现;此外包括樊锦诗等敦煌大师系列讲座也将于展览期间展开。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正因如此,憧憬敦煌并不需要其他的理由。
图为:大般涅槃经卷如来性品 佛经写本 北魏
高27.6厘米 宽332厘米
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献第0228号
主题:“敦煌:生灵的歌”
时间:2015年11月29日至2016年3月底
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备注:开展以来,喜玛拉雅美术馆门口常常排起长队。主办方建议合理安排观展时间,完整看完此展览至少需要2个小时,如能安排平日观展的观众,建议平日参观。此展览将持续至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