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根专家”加帕尔
本报记者 乔文汇
加帕尔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乔文汇摄

他是一名电工,只有初中学历,却痴迷科研。“对我来说,琢磨问题、解决难题,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永远离不开。”他说:“一线工人做好工作,不仅要靠双手,还得勤思考。”

工作台前,他嘴唇紧闭,目不转睛,全部身心集中在一块电路板上。室内,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只有旋转螺丝的声音偶尔打破宁静。

他就是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工务段电工加帕尔·胡记,37岁,维吾尔族。作为工务段科研攻关小组的主力,他主导研发、改造的自轮运转设备防溜报警装置、中型捣固车扫石装置等专用设备,相继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年少时,加帕尔就喜欢琢磨,爱鼓捣电器。1992年,14岁的他用一只碗、一节电池和几只电器元件做了一个电铃,装在自家大门上。

初中毕业后,加帕尔没有升学,但对知识的渴望一如既往地强烈。2010年,加帕尔开始自学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知识,边工作边学习。“他特别爱学,对新的东西永远充满好奇心。”妻子尼沙古丽·卡地尔告诉记者,“大部分时间和加帕尔不在一个‘频道’上,他经常钻研到后半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后,加帕尔的知识派上了用场。一次,单位里一台机车趴了窝,加帕尔自告奋勇。“到底行不行?”搭档于长青心里没底。加帕尔倒挺自信:小意思。果然,加帕尔不到5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科研创新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在一次攻关中,加帕尔烧坏了几十个电路模块,既心疼又自责。段长马广利鼓励他:“搞攻关哪能没成本,成果就是在不断失败中取得的。”允许失败、正视失败,单位这种对待科研和创新的态度,让加帕尔轻装上阵。

2014年,库尔勒工务段自主研发了第一代自轮运转设备防溜报警监控装置,实现了技术飞跃。然而,虽然这种装置填补了空白,实际操作却不易,还加大了检修难度。于是,加帕尔和同事们开始着手升级改造。

攻关小组中只有加帕尔精通电路设计制作和PLC编程,因此绝大多数工作只能靠他独立完成。设计、实验、修改,重新设计、再实验、再修改……经过上百次测试,加帕尔终于将监控装置升级到第二代,完善了功能。此后,他又编写了新的控制程序,安装了液晶显示器,将原始的灯信号控制界面升级为触控界面。

为确保新改进的装置在全天候作业环境下状态稳定,加帕尔携带设备到各种环境中开展“遮光测试”和“距离测试”试验。他甚至把装置搬回家中,让妻子拿着信号发射器在居民楼里跑上跑下,配合他做试验。

经过大量试验,自轮运转设备防溜报警监控装置更加完善,实现了在恶劣天气以及装置故障、破坏或被盗等多种情形下,仍然能够报警的功能,极大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同时,新一代监控装置扩大了应用范围。

如今,加帕尔主导研发的设备已在新疆界内的铁路全面推广。段长马广利说,科研创新不都是“高大上”。库尔勒工务段,鼓励一线职工勤于思考、发现问题。“草根专家”最接地气,他们是解决问题的大拿。

面对各种荣誉,加帕尔一脸谦虚。春节前,他对记者说:“其实,我并不觉得辛苦。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就觉得开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