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连载①
新起点上的新蓝图
——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2015年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十三五”这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五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后冲刺的五年。站在“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扬帆起航的时间节点上,全会确定的一系列新目标新理念新任务,必将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推进,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奋斗征程。

一 “十二五”成就辉煌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五年攻坚克难,经济实力迅猛增强。“十二五”期间,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重大风险挑战,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2011—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从48.4万亿元增至63.6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跻身“10万亿美元俱乐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6018元提高到46629元,年均增长超过7.5%。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济发展成就斐然。

五年稳扎稳打,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的“钱袋子”更多向民生倾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的目标提前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9.5%的增速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全国农村累积减贫5000余万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

五年革弊鼎新,改革迈出有力步伐。“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后,各领域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许多一直想改而未改的“硬骨头”不断被啃下,行政、财税、金融、价格、投资、国企、科技、民生等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年勇担责任,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国一方面以经济发展支撑世界前行,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发挥了世界经济“推进器”和“稳定锚”的作用;另一方面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倡导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从成功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从倡导“一带一路”到发起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并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发出“中国声音”,我国充分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五年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与日俱新。“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深得党心民心。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勇气和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誉,为世界政党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

在历史长河中,五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来说,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完全可以用“蛮拼的”这一形象说法作为标志性的概括话语。“十二五”时期,我国各个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增强了我们乘势而上、再创佳绩的信心与底气。

二 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

谋大事、定大局,首先要观大势、明大势,认清我们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圆梦全面小康,实现百年目标,“行进中国”已经到了决胜阶段,每一步都是紧要的一步。全面认识这一时期的发展形势特征、国际国内环境,对于我们把握发展方位,主动适应环境,增强发展信心,采取有效举措,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为重要。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至今日,这20年只剩下1/4的时间窗口,向外看风云变幻,整个世界经济在低迷中徘徊,向内看深刻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战略机遇期是否仍在?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判断:“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这是深刻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权衡有利不利因素作出的科学、客观的判断。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不利因素。

微评

“十三五”规划建议好比一篇文章的总纲,举一纲而万目张,让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

“十三五”的起点在于老百姓,落脚点也在于老百姓,咱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让“十三五”蓝图变为现实。

“获得感”不是“不劳而获”和“有劳无获”,而是“有劳有获”和“按劳分获”。

“十三五”的各项任务要完成好,既要下好全国一盘棋,讲好“普通话”,又要结合本地实际,说好“地方话”。

但同时要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望总体保持和平稳定。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国未来发展。

但同时要看到,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有条件而且完全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世情国情深刻变化下的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既增强信心,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的长期发展战略,又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策略调整,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将机遇和潜力化为现实,将风险和挑战化为动力,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到2020年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撞线”。

三 全面小康是什么样

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过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下,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天,我们到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迎来了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的历史时刻。为了使最后的冲刺不摔跤、不掉速、不跑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以往成就铸成的基座上,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以5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描绘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新图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初步测算,“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

链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权威声音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面小康不是一个样的小康,不是每个人生活水平都一样,每个地区生活水平都一样。全面不意味人人收入水平一样,那是平均主义。同时,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国来看没问题,但不是未来五年所有地区的经济增速都整齐划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承载能力相对减弱的特大城市增速可能会相对低一些,而原来基数较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增速可能会高一些。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立国之道,惟在富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其重要的内容。比如,在经济平稳增长基础上,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健全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为此“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既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也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当前依然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未来五年将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重要目标大力度加以推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早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战略规划,今后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到2020年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壮丽前景催人奋进。这些新的目标要求,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描绘了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图景,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

四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总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作引导。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思想理论的结晶,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确定了,政策举措也就容易制定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最突出的亮点,就是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灵魂和主线,是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说,全面理解、牢固树立和深入实践五大发展理念尤为重要。

专家解读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

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凝聚了各个方面的发展共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是我国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

内涵丰富。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既相互支撑又各有侧重。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着力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共同构成了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整体密切相连的系统化逻辑体系,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雄壮进程中。

意义重大。从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来看,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汲取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适应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的需要,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是破解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路径选择。

指向鲜明。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二是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三是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四是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

五 决胜全面小康迈好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期间,一段《十三五之歌》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发布仅5小时点击量就突破500万。视频中4个卡通人物以“十三五是什么舞”的幽默开头,通过英文说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回答了谁来规划“十三五”、全面小康怎么实现等问题。有外国友人感叹:原来可以在规划建议中找到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奥秘。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顶前的冲刺最关键。冲刺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是比拼意志的时候。在奔向全面小康之路上整装再出发,如果说目标要求绘就了恢宏蓝图,发展理念指引着前行方向,那么还需要有明确的原则遵循、坚强的战略定力、强劲的发展动力和不懈的落实精神。

迈好步,需要遵循六大原则。“十三五”规划建议给出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遵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6个方面分别明确了发展的主体、方式、动力、保障、要求和根本保证,解决了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必须牢牢遵循。

迈好步,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赢得“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咬住发展不放松。新形势下,各种风险和挑战绕不开、躲不过,越是这样,越是需要闯关夺隘。必须保持长远眼光和历史耐心,以“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迈好步,需要改革再发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未来五年,无论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都需要靠改革来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必须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链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迈好步,需要落实好任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贯彻落实规划建议,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有效形式,让干部群众深入了解规划建议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紧紧扭住各项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创造性地把中央决策部署对接具体现实、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一抓到底、一鼓作气、善作善成。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从穿越千年的社会理想,到激荡百年的执着追求,让全体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如今即将变为现实。在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深阅读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