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霏霏冬雨,《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来到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长春堡镇,看到张永志等16户村民利用银行贴息贷款建起的肉牛饲养基地已经运作起来了。
“如果管理得当,明年这个时间,我和合伙的村民就都能脱贫了。”张永志说。
自2015年7月毕节市七星关区创建的“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方案出台以来,仅长春堡镇就申请贴息贷款312户682万元。贫困户分别发展养殖业、马铃薯种植、羊肚菌种植、设施蔬菜种植等项目,收入不断增加。
“一市”是指建立“免费苗木超市”;“五金”是指建立大病医疗抵垫周转基金、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精准扶贫风险兜底基金、小额贷款贴息基金、壮大产业发展担保基金;“多套餐”是指精准扶贫多套餐。扶贫方案要求各部门要整合各方资源,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实行精准化识别,创新扶贫工作模式,大力实施扶贫项目,强化帮扶联系,深入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扶贫攻坚“1+6行动计划”,推行“一式三化”精准扶贫模式等,多角度激发内生动力,为全区群众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提供保障。
“七星关区的这一做法,只是毕节市实施精准扶贫探索出来的‘四法’的一部分。”毕节市扶贫办副主任刘敬东向记者介绍说,精准扶贫“四法”,是毕节试验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具体做法。这“四法”分别为:第一是力量法,即明晰“一条路径”,以“五个机制”撬动“五种力量”,绘制改革创新、总攻贫困路径图,以改革的力量拔穷根。第二是十子法,即构建“一套机制”,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的10个子机制,构建具体、细化、全面和系统的工作运行体系。第三是抓手法,即突出“一个抓手”,以“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为抓手,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扎实推进精准帮扶工作。最后是产业链法,即实现“一个突破”,推进“产业链扶贫”,在“加快产业链培育和建设、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破。
毕节是贵州省乃至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毕节试验区创办27年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历史性跨越。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精准扶贫的部署和要求,毕节变“概略瞄准”为“精确瞄准”,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66个贫困乡镇“摘帽”,减少贫困人口123.11万人。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注重思路精准上,切实找准扶贫路子。一是有产业。对有资源条件的农户实施特色产业扶贫,走多业融合的脱贫致富之路。二是有技能。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有住房。采取以奖代补、协调贷款、组织义务投工等方式实施住房改造。四是有保障。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农户,实行医疗“兜底”。
注重措施精准,围绕“四点”抓扶持。近两年,毕节市实施了惠及农村124万户农户连户路和90万户农户院坝的“两个硬化”工程,在2年内完成原定4年建成的1.2万公里通村油路,推进美丽乡村水、电、路、讯、房、寨建设。
积极开展小额信贷金融扶贫,探索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和“入股经营、参与分红”等扶贫模式。七星关区建立了“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机制,分别投入3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扶贫,让贫困农户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愿望自行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套餐”发展致富,发挥基金推动精准扶贫的最大效益。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黔西县红板村是贵州省一类贫困乡镇中的一类贫困村,从2012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整合资金395.2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32.2万元(含农户贷款460万元)用于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用3年多的时间实现了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和脱贫成效持续巩固,为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小康树立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