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大城市病”集中出现,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倍感不易。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接受本报专访,谈及治理“大城市病”的建议。
肖金成认为,城市具有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和个人在集聚中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大城市的公共服务比小城市和小城镇更加完善,因此,大城市具有的发展条件、空间和机遇优于其他城市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和个人更愿意扎堆而不是分散发展。但是个体的理性带来集体的非理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让效率降低、生活不便等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但肖金成认为,“大城市病”并非不治之症,可治,可防,且“防病”比“治病”更重要。他建议,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城市达到一定规模,产业结构就需要调整。要用规划手段,把高排放的产业“赶”出去;通过要素成本提升,把低附加值的“挤”出去。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要同时发挥作用。
二是打造“反磁力中心”。大城市天然有“虹吸”效应。如何打造反磁力中心?就是要在距离城市一段距离的地方,规划多中心,组团式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城市是人与产业的复合,因此新城一定要聚集产业。“大城市病”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规划和管理的失误。如城市强调功能分区,“单中心摊大饼”,规划建设的卫星城均是“睡城”,形成“潮汐式交通”,远距离通勤导致私家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使城市道路不堪重负。“多中心组团式”就是在规模很大的城市之外形成新的城市组团,疏解老城区的功能、人口和产业。
三是和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形成城市群。城市群的本质含义是城市之间进行分工,主体功能划分,通过发展城市群,带来整个区域的发展,形成大都市圈。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大城市的要素成本,如按照级差地租征收地产税,使低附加值产业在大城市无法生存,促进其转移到周边城市和小城镇,随着产业的转移,人口也会随之转移,周边的中小城市就会发展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都市圈和城市群。肖金成认为,发展卫星城,将都市型产业布局在周边城市,形成城市群,是防治“大城市病”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