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尊重传统 融入时代
□ 安 葵

2015年的戏曲舞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态势。

一批佳作的涌现给了观众惊喜。淮剧《小镇》在取材上借鉴了外国小说,但人物性格和环境都具有中国特点,是一个中国故事。一个被当地评为楷模人物的小学教师,面对着不该得到的金钱和荣誉,内心产生了纠结,最终真诚战胜了邪念,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优秀传统道德的力量。评剧《安娥》表现了五四以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新女性的曲折命运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广东汉剧《诗娘》表现的是清末民初时期广东特有的“自梳女”,通过这一特殊人群的命运,通过她们那种畸形的反抗方式,体现了深刻的悲剧内涵。黄梅戏《小乔初嫁》发挥了我国传统戏曲把历史故事戏剧化的特点,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根据贾平凹小说改编创作的商洛花鼓《带灯》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赢得人们的赞誉。吉剧《温莎的风流娘们》把吉剧的地方色彩与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结合起来,并吸收了一些时尚元素,受到观众的欢迎。京剧《浮士德》是改编外国名著为戏曲的新探索,也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

优秀的戏剧作品是作家、艺术家激情迸发的产物。许多剧作家积极深入群众的火热生活,体验群众的感情,认真阅读历史文献,挖掘创作素材。有的作家接受有关方面的邀请去创作某个特定题材,但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深入进去,从英模人物身上感受到时代精神,或与历史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这样,优秀的作品才能产生出来。

戏曲作品的推陈出新得益于不断创作积累的过程。可以看到,各剧院不但努力创作演出新的剧目,而且重视恢复优秀的传统剧目、保留剧目。上海昆剧团复排了上世纪60年代演出的经典剧目《墙头马上》,国家京剧院根据梅派剧目《战金山》重新改编演出了《安国夫人》。北京曲剧团举行了《烟壶》创排20周年的纪念演出和研讨活动,剧团对“前任”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和经验给予充分重视和尊重,这都是符合艺术规律、有利于艺术发展的做法和态度。一部优秀的作品常常不是短时间能够创作出来的,优秀的作品创作出来之后,应该努力使之较长期地保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应该悉心保护前人栽下的树木,让大家能享受它的阴凉;也要尽力栽下优质的树苗,造福后代。

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在人。在党的文艺政策的引导下,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多个省市都举办了编导培训班。不仅请剧作家、艺术家、理论家授课,而且请老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评点,有些省如湖北,还建立跟踪机制,对学员今后创作的情况给予长期的关注。一些省市对本地有突出成就的剧作家、艺术家进行了学术研讨,河南省组织了对表演艺术家、音乐家、剧作家、导演等系列的“戏曲名家推介工程”。扩大名家的影响,凝聚创作力量。

2015年戏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要实现戏曲艺术的繁荣,还必须继续努力。繁荣和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改革探索过程中的曲折,认识上的失误,都对戏曲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剧种、剧团的减少,表演人才、编导人才的青黄不接,招生的困难,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戏曲艺术发展的生态环境需要下大力气修复。

要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在创作中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多改进,但急功近利的思想、浮躁的态度仍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批评的作用和方法作出了非常深刻的论述,提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对此我们还需要深入学习、理解和运用。好的批评应是对作家、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发现,应是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读者、观众之间的桥梁。我们应该避免一味说好的庸俗的捧场,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的评论,摒弃自以为是的武断的批评,使戏剧批评真正发挥“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2016年是我国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弘扬我国戏剧的优秀传统,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潜心创作,努力实现“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抗”之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