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生于无与精准营销
张 忱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笔者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某个人的分享,读了一遍不得其解,又扫了一眼他(她)的头像,发现自己不光看不懂这人想说什么,连这人是谁,在哪里认识的,为什么会互相加微信,都想不起来了……

在类似微信的社交平台上,最方便是“看脸”:头像、自拍照、生活照……但看多了,也容易脸盲。如果你不是过目不忘的话。平台上的内容,也不那么“对味”,有人说朋友圈里的内容一半纯是转发,一半纯是个人情感宣泄。这话虽说得有些极端,但却说出了一个事实——互动不那么高效。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缘分不一定能通向共鸣。在搭讪、寒暄的新鲜感过后,寻不到深入聊下去的话题,也越来越缺乏倾听的热情。

社交平台无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最新版本的微信不仅允许用户在备注里对好友加标签,还可以添加详细描述。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尝试。但是,人过于丰富和多面,不像商品,能用多重标签来框定。如果单用标签不能给一个人精确的描述,那么找到“同类”、产生共鸣依然会是痛点。

在找到同类之前,肯定会有“沉默的大多数”现象。很多人不愿意开口说话,或者不习惯率先发言,或者不能充分信任发言的环境。突破口可能在“不沉默的少数”人,也就是传播学中所谓“意见领袖”,人们常说的“达人”身上。

达人在某些方面比较擅长,而且从来不羞赧于表达,比如有些人遍尝天下牛丸,说起牛丸的滋味头头是道;有些人是钢笔的骨灰级用户,喜欢给人谈论各色名笔的细微差别……

达人打破了沉默,同类的人会慢慢通过倾听而聚拢,互联网帮助少数人找到少数人,某种形式的信任由此建立,高效的交流沟通慢慢增加。在这个过程中,达人展示了自己所能提供的价值,达人的粉丝们则展示了自己的需求,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容易实现的需求,这往往是单靠标签堆叠难以厘清的。而且,粉丝也可能在交流中慢慢发现自己“达”的一面,从沉默的多数转化为达人。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交平台似乎正实现着这样的转化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让寻求共鸣的个体找到彼此之前,一个庞大的社交平台也许需要很多达人,形成若干能够建立内部信任的小圈子,孵化出更多的达人,从而更加精确地描绘出更多人的需求,互动才会更加高效。在所有这些圈子形成之后,价值也才能更好地与之匹配,随后的商业营销才会更加精准和高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