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总揽全局,乘风破浪,领航“中国号”巨轮义无反顾地向着改革深水区挺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涉及15大领域的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全面铺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两年来,审议文件90多份,制定出台深改方案近100项……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当前最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
回望3年多来中国社会经历的深刻变迁,人们发现,改革,不仅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需要“见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的智慧,更需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实干。正因为如此,当下的改革也就更具备了诸多鲜明的时代特色。
3年多来的改革,凸显出前所未有的问题意识。改革当前,如何破题?答案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解决真问题。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足球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阻碍改革顺利推进的堵点、难点被清除,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的痛点得以缓解。
3年多来的改革,彰显出有情怀有温度的获得感。改革,固然要做好顶层设计,设立时间表和路线图。但也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近年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但企业养老金连年上涨,退休人员共享发展成果;织就世界最大的养老、医疗、教育三张“全民保障网”,不让一个百姓“漏底”;“身份”鸿沟不断填平,“新市民”与“老市民”、“体制内”与“体制外”共享同一片蓝天……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日益清晰。
3年多来的改革,科学地把握了改革关键环节与协调推进的关系。改革任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缺少重点、没有先后,改革岂不会乱了节奏、丢了章法?无论提纲挈领的“四个全面”,还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都是在改革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精准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节点,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与此同时,改革也更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由简政放权到政府职能转变、由反对“四风”到加强执政党自我革新、由金融体制改革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变迁……改革在宏观考量中有序协调推进。
3年多来的改革,辩证地统筹了改革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简政放权,既是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当前”之举,更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之策;绿色发展,既是确保人民群众健康,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之举,更是更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长远”之策……细细梳理,不难发现,不少措施把握住了改革的大逻辑,真正做到了既管当前,又利长远,谋划全局。
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改革才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