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味孤独
□ 张文艳

孤独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心灵深处属于自己的那份享受

寂静的夜晚,翻开书卷,目光却不能集中于书面,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袭来,令自己陷入沉思。

孤独,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感觉,时常会想起20多年前我写的毕业论文《浅述孤独与创造》,当时我的指导老师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我回答说:“只有孤独的人,才能做出大事业。”尽管老师当时感到与“群众文化管理专业”有些偏颇,但还是支持我写了这篇论文。

有成就的人,心境往往是孤独的。高尔基在评价罗曼·罗兰时说过:“一个人越是不同于凡俗就越伟大,也越孤独……对于罗曼·罗兰这样的人,孤独是使他更加深刻、更加明智地观察生活的高度。”是的,在人类的精神领域,凡是有作为的“大家”都是孤独的拓荒者,他们形单影只、踽踽独行,开垦出一片片荒原,又向荒原更深处一步步迈进。活在世上的人,没有谁愿意完全孤独,而那些真正的孤独者,却不需要任何的同情和怜悯,他们只顾耕耘,不计收获,无意名利,无心显赫,反能名重于世。而恰恰是那些被普通人群遗弃的孤独者,他们所面对的可能才是真正的自己,他们是真正灵魂的自由者,更是人类思想的发源者。

创造,是孤独者心灵的目标,而孤独,恰恰为“创造”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曹雪芹是孤独的。他在锦衣纨绔的奢华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成年后,由于家道衰落,只得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贫困生活,而在其极度穷困潦倒的孤境下却诞生了《红楼梦》这享誉人间的巨著,字里行间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孤寂之心,溢于言表。还有“二泉映月”那扣人心弦如泣如诉的琴声,总让人想起那个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5岁双目失明的阿炳,靠沿街卖唱和演奏为生,其心境该是怎样的孤独,但那旷世的曲调不正是在那孤苦凄凉的心境里诞生的吗?

孤独,不同于寂寞。寂寞是一种心情,寂寞的人,可以参加狂欢,而狂欢,却是一群寂寞的人聚在一起凑热闹。而孤独则是一种心境,孤独是自成世界的独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孤独,可以成就梦想,更是一种圆融的高贵,哪怕身边有一万个人陪着你,若没一个真正懂你的人,仍然会让你感到孤独。

孤独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心灵深处属于自己的那份享受。真正精神上孤独的灵魂,是可以用创造来安慰的,不为形役、不为名累、不为钱驱,心静心洁的人,无需远离尘世,归隐一隅,身居陋室、刻意追求清苦。创造源于孤独,优秀诞生于思考,思考又常与孤独为伴。越是优秀的,也越是孤独的,也越是出成绩的,正是由于孤独为思考和创造提供了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