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万湖之国”打造园区合作典范
本报记者 李予阳

明斯克机场附近,由中国和白俄罗斯共同打造的合作园区——中白工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是中国在海外开发建设的面积最大的经贸合作区,占地91.5平方公里。一期起步区道路、管网建设已基本完成。12500平方米办公楼、8000平方米标准厂房的设计、建设已经开始展开。首批入园企业也同步启动建设。“这里不仅发展工业经济,更要实现产融结合,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艳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白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它位于欧洲地理中心,毗邻俄罗斯,面向欧盟,是欧洲和独联体国家间的交通要道与贸易走廊,地缘优势明显。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享有“万湖之国”的美誉。

2010年,中白两国元首就在白俄罗斯境内建设中白工业园达成共识。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工国际利用进入对方市场较早、对当地情况熟悉等有利条件,积极履行中白两国经贸合作责任,在同年10月与白俄罗斯经济部正式签署了共建中白工业园的合作协议。2011年两国签署协定正式将该项目纳入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2012年,白俄罗斯颁发总统令赋予入园企业“10年免收10年减半”的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可达99年。“这些政策优惠在全球范围也是十分优越的。”罗艳说。中工国际的传统业务是国际工程承包,但承包业务波动性太大,转型发展需要长期项目依托,工业园区需要长期投资运营,也正好契合中工国际的战略转型。

在中工国际的协调倡导下,中白股东在明斯克共同成立了中白工业园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招商局集团、哈尔滨投资集团陆续入股合资公司。目前中方占股68%,白方占股32%,国机集团是第一大股东。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提出将中白工业园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和双方互利合作的典范。5月12日,习近平主席、卢卡申科总统视察中白工业园,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为招商局物流集团、中国一拖、中联重科、中兴、华为、成都新筑等7家首批入园企业颁发证书;甘肃聚鑫、烽火通信等14家企业向管委会递交意向协议。目前,中白工业园共有8家正式入园企业,21家意向入园企业。到2016年年底前,首批入园企业将正式运营。

罗艳告诉记者,我国“走出去”企业往往对国外政治制度、政策法律、语言文化不熟悉不适应,同时也面临所在国工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配套差、水电路等外部配套条件不足等困难。中白工业园为中资企业集体“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可以发挥产业集群和投资规模效应。有些企业在园区内部就可以形成产业链的合作和配套。国机集团经营发展部副部长张立斌认为,通过合作园区集群“走出去”可以带动标准、材料、技术、咨询、劳务等一揽子“走出去”。

从单个企业到经贸合作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抱团“走出去”。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正在成为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新路径。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正在全球50个国家建设118个经贸合作区,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共达77个。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承接点。

“白俄罗斯处在对外开放的初期,具有吸引外来投资的强烈愿望。中白工业园是促进白俄罗斯对外开放的加速器。也有利于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布局调整,有利于中白两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罗艳介绍说,工业园的直接效益是吸引外来投资,可以增强白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丰富资本结构。

“这不是一个只有中国企业的工业园,而是一个国际性的工业园。”中白工业园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欣说。据他介绍,目前除了一家白俄罗斯的企业已经签约入园,还有不少欧洲国家的企业来考察,一些企业与园区已经达成了入园的初步意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