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腾讯引入了写稿机器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新闻上说去年7月美联社开始使用机器人写稿以来,我的记者生涯就不只一次“被”危机。先是我最忠实的读者、远在重庆的妈妈担忧地打来电话询问我会不会下岗,等到新华社写稿机器人“小新”用一篇像模像样的报道刷屏各大媒体时,一位从来不看报纸的朋友几乎是幸灾乐祸地发来短信:“新华社都开始用机器人写稿了,你们记者是不是已经哭晕在厕所?”
这个真没有。
从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到现在的今日头条和写稿机器人,新媒体一直在挑战我们这些笔杆子。
跟时不时需要查资料、一个字一个字敲键盘的人类记者比起来,机器人当然有优势。据说腾讯机器人只花了一分钟,就编撰出了《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而且整篇文章行文流畅,数据翔实,跟专业记者水平相当。如果不特意说明,读者根本不知道文章是机器人写的。如果只看这些报道,记者被列入“十大即将消亡的职业”好像也理所当然。
然而,好像还没有哪个记者真的被计算机、机器人的出现吓得掉眼泪。我们忙着继续追寻着感兴趣的话题,到海拔3400米的乡村教学点听皮肤黝黑、一口白牙的藏族教师一边教学生们用电脑,一边忍不住抱怨寂寞;到中越边境,看战士们操纵着机器人排雷,看他们捧着一枚被不小心踩踏,后被除去火药的地雷追忆往昔;到福建平潭综合改革实验区,听他们讲当初“表态支持改革,但是请从他先改起”的趣事。
我们这些普通记者的所见所闻,借助手机、电脑,通过微博、客户端,很快变成了文字、照片、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更鼓舞斗志的是,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纪实文学作品拿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这是记者们离危机最近的时代,却也是记者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时代。那些回响着欢笑、浸透了泪水的新闻就是记者创造的价值,这是“小新”们永远也做不到的。今日头条这样的新闻搜索引擎也不过是载体,传播的内容离不开记者的创造。
计算机没有夺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冰冷的键盘也不可能真正取代有温度的新闻。就像美联社执行主编卢费雷拉所说的,自动化将解放记者,可以让他们从事更有深度的工作。记者不再沉溺于数据、简单常识,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追寻更有意义、更本真的事业。美联社甚至承诺,在发布最受关注的公司(诸如谷歌、苹果)财报时,还会继续使用人力手写。
不仅是新闻业,随着网络的普及,每个行业都可能面临“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挑战,连炒股这么高难度的工作,机器人也可以来插一脚。在美国,包括Betterment、Wealth-Front、PersonalCapital在内的新兴公司正在主打机器人投资顾问服务。国内的大智慧、祥云信息等也推出了机器人顾问。据使用过的客户反映,不仅牛市时赚钱,连暴跌之下也能够实现87%的预期收益率。
新技术对我们的社会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互联网上甚至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创造本身的价值正在缩小,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价值更大。这一波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创业潮正是在渠道上做文章。如果一个项目能证明自己可以把信息、物品、服务通过最合适的渠道传递到最需要的人手里,就很容易找到投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例子是,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但它不生产商品;airbnb是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提供商,但它一间客房也没有;Uber是全球最大的出行服务商,但它一辆车也没有。还可以再加上一条:今日头条是国内最大的新闻客户端,但它一条稿子也不写。
但是我们不妨设想,离开了生产产品的企业、善待住户的房东和频繁接单的司机,这几家企业会是怎样?没有记者编辑们日夜辛劳,今日头条又能给读者推送什么呢?
还在努力的人们应该相信,新技术不会取代有价值的创造,这个渠道为王的时代只会更渴望有分量的内容和产品。新闻搜索引擎比的是用最快的速度传递最有价值的新闻,炒股机器人是集合了各种经验和数据的最优算法,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人的创造。就连热热闹闹的机器人大会,不还是要记者编辑们去写稿、拍照、做版吗?
所以,该采访的接着采访,该写稿的抓紧写稿,然后,坐等转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