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高洪林

我国处在由大向强关键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各种风险挑战也在增多。如何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全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对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些年,军地各级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策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在国防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上积极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呈现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增长。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军民融合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各级应充分认清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强化大局意识,按照职责和分工抓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在新起点上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一、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增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责任感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国防工业“十六字”方针,即: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海湾战争后,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并反映时代特征的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胡锦涛同志强调,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我们党的领袖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反映了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开展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当今时代,新的产业变革、科技革命、军事革命不可阻挡,国防与经济社会结合面越来越宽,军地人才、技术、资源兼容性越来越强,军队建设和作战对经济、科技、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大。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安全环境和国情军情,采取“以民掩军”“以军带民”“军民融合”等不同模式,推动军民一体化建设。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科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要拓展军民融合的广度深度,使之由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结合、国防动员、军队社会化保障等向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各领域全方位覆盖,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格局,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双向拉动、同步增长、互为支撑。

二、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成就显著的五年,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拓展,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军和武警部队出色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反恐维稳、维护权益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赢得广泛赞誉。同时,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支撑国家安全发展的能力亟待增强。应按照《建议》描绘的蓝图,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深度融合方向,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提高遏制战争、应对危机、打赢战争的能力。一是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军队古田政工会精神,革弊鼎新、固本开新,恢复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大力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确保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贯彻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要求,坚持积极防御、主动塑造,准确把握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任务,充分考虑各方向的关联性耦合性,整体设计、同步推进主要方向和其他方向军事斗争准备。优化战场布局,构建攻防兼备的战场体系;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加强现代后勤建设,构建平战一体、集约高效的综合保障体系;抓好新型安全领域建设,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手段;加强实战化训练演练,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体部署,站在时代前沿、军事前沿,坚持用新理念新思维进行设计,着力推进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优化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深化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重塑军队组织形态、管理形态,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四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要求,围绕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和军事法治保障体系,以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坚持依法治军与从严治军相统一,推动治军方式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转变,从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制度开展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条令条例办事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三、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着力抓好经济社会关键领域军民融合

长期以来,军地各级围绕建立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军工企业民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军队人才培养初步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持续推进,国防动员体系更加完善。新形势下,应按照《建议》部署,拓展融合范围,丰富融合形式,提升融合层次。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新型安全领域的军民融合。我国正建设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军地应在海洋、空天、网络空间等领域安排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加大基础设施军民共建共用力度,使之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抢占经济、科技、军事竞争制高点,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二是国防科技领域的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处在新的科技革命前沿,一些领域已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先兆,不仅将改变战争形态、军队能力形态,而且对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拉动作用。应当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打破军工体系垄断格局,实行开放竞争,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激发国防科技创新活力,培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丰厚土壤。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打造一批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平台,加强军地科研机构协作、试验设施设备共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战斗力。三是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军民融合。目前我国不少领域存在军民二元分离,信息“孤岛”、技术“藩篱”、人才“画地为牢”等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光靠一些项目和平台,军民融合难以大范围实施,更谈不上深度融合。应搭建军地信息交互平台,拓宽军民技术转化应用、人才交叉培养渠道,引导多元力量、多方技术、多种资源服务国防建设,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统筹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安排了一批试点,应继续选择战略地位重要、军事需求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持续投入扶持,开展军地联合创建示范区活动,带动军民融合产业、技术、产品集聚式发展。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由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分领域组织实施,总体上处于行业化管理状态,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应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加快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一是改革领导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等工作;各级相应建立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各地区军民融合相关工作,研究解决跨领域跨部门跨军地重大事项,确保中央部署要求落实。二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理顺与国防动员委员会、边海防委员会及国家和军队有关专委、领导小组的关系,明晰职能划分,规范军事需求对接的主体、程序,加强常态化制度化沟通协调,避免“多头提需求、分散搞对接”。健全监督、评价和利益补偿机制,坚持市场运作,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三是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加强军民融合法治建设顶层设计,制定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和立法计划,加快综合性法律法规立法;修订完善现有法规,重点解决相关领域政策规定不衔接、不协调、不适用问题;制定专业领域军民融合法律法规,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补充完善军民融合内容。同时,加强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统一修订和管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事业标准和军用标准;完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知识产权、军品价格、军工投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增强军民融合内在动力和约束力。

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要加强国防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国防建设的思想根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要弘扬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打牢军民融合发展的政治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我军既是战斗队,也是工作队、生产队。要把支援国家建设作为分内之责,紧跟西部大开发、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参加支援重点工程建设、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多方参与社会事业,坚决完成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任务,全面履行我军肩负的职能使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