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非合作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中非产能合作正当时
□ 徐惠喜

当前,非洲国家普遍谋求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正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双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互有需要、互有优势,可谓一拍即合,恰逢其时,拥有广阔合作前景。

一方面是非洲有现实的迫切需求。经过多年快速发展,非洲经济呈现旺盛活力,大多数非洲国家正在积极谋求经济转型,以改变过度依赖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工业化进程。权威机构的研究显示,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工业产值仅占全球工业总产值的0.7%,大部分非洲国家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低于15%。可见,工业化既是非洲经济转型的短板,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非盟制定的《2063年议程》及其第一个十年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已经将“工业化”确定为基本国策。埃塞俄比亚海关总局局长沙莱指出,“工业化应从制造业开始,欢迎中国的优秀企业、优质产能前来投资”。

另一方面是中方有条件、有能力成为非洲工业化进程中最理想的合作伙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中国工业化逐步进入成熟期,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政府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拥有很多优质、先进和绿色的富余产能,非常契合非洲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产能的国际化为非洲工业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有利于非洲的发展转型和中非合作的升级。

更重要的是,中方有意愿、有诚意帮助非洲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中非友好源远流长,中国重视发展对非关系,愿意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非洲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视对方发展机遇为自身发展机遇,真心诚意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敏锐地抓住世界经济和产业调整的历史性机遇,主动承接来自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资金和技术转移,在经济全球化的帮助下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当前的非洲,正处于承接中国产能转移的关键节点,“谁抓住了机遇,谁将从中受益”。中国愿意将自身的发展经验与非洲国家分享,发挥装备、技术、资金等软硬件优势,助力非洲实现更好地发展。非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耶利泽表示,正处在经济转折点的非洲,需要对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更多投资,但投入缺口较大,“需要中国在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非洲梦”。而且,中国对非产能合作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产业输出、技能输出,帮助非洲国家加快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通过授人以渔,提高非洲的造血能力,推进整个非洲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有理由相信,中非产能合作有前景有希望。在“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理念指引下,本次中非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对接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加快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为中非产能合作注入新动能。“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推进中非产能合作,恰逢其时,这将赋予中非关系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非关系迈上更高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