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缓缓降落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机场,冬日清晨的阳光中夹杂着刺骨的冷风,高海拔瞬间使人脸色发青。
宋仁德肤色黝黑,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斯文。他生活在高原,艰苦的生存环境和地震磨难使他如牦牛一样,坚强挺拔而富有韧性。
作为青海“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中的佼佼者,宋仁德刻苦学习、出国深造,致力于玉树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保护,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撑起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一片天……
为科学饲养倾尽全力
玉树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拥有2028.13万公顷的天然草地。牧区长久以来有一种观念,以牛羊数字论贫富,谁家牛羊多谁家就富有。因此,这里的牦牛数量很多,占青海省总量的1/2,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问题困扰着地方政府。
自工作以来,宋仁德长期研究牦牛生产和草地保护问题,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与和谐。
2011年冬季,因为一个研究课题,宋仁德要到牧场驻场,单位人手不够,就将技术推广站站长黄长玉请来帮忙。大家奔波了一天,到晚上安营扎寨准备吃饭时,却发现宋仁德不见了。大家分头去找,黄长玉最终在一片山洼里找到了他。当时,他正抱着一大块牛粪发呆。原来他在通过牛粪判断牦牛的采食状况,并对采食的植物进行草场变化分析,从牛粪中判断采食量对草场变化的影响。
在野外搞研究很辛苦,有口热饭吃都是奢望。一次,同事准备将凉饼子放在微波炉里加热时,宋仁德急了,这可是他用来加热牛粪搞研究用的。他硬是拦着同事,不让用这个微波炉热饼子,大家看他的认真劲,啃着凉饼子笑了。
今年11月12日,宋仁德驱车赶往玉树称多县下赛巴村牦牛科研示范点。示范户拉巴才仁家的冬季草场里共有249只牦牛,分别圈养在冬窝子和远处的山上。宋仁德介绍说,牧民将体格雄健、能抗御野兽侵袭的牦牛放在山上,以保证牦牛的野性。
拉巴才仁家的牛圈里放着黑乎乎砖头样的东西,几个小牛犊在争相舔食。宋仁德介绍说:“这是在舔砖,砖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牦牛舔食后会加速生长繁殖。我们的技术推广要和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这个示范点的意义在于牧户可以多出栏牦牛,用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的自然放养模式,这样牧户可以少养一些牲畜,既可以保护草场又能增加收入。”拉巴才仁告诉记者,用宋仁德的方法养牦牛,毛色和体格要更好,他今年争取多出栏牦牛,以增加收入、减少载畜量,减轻草场压力。
宋仁德开展牦牛高效繁育集成与研究,对牦牛进行冬季补饲,保持膘情,这样春季时母牛体质恢复快,改变过去因营养不良两三年一胎的状况,达到一年一胎,也能改变草原上无序放牧和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
青海省农牧厅一位负责人说,相比现在农牧区随处可见的畜棚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宋仁德的这种科学养殖方法更有利于地域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一次次选择留在玉树
1986年,宋仁德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毕业。分配工作时,玉树条件艰苦无人愿去,宋仁德自愿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来到这里。他说:“我学的是畜牧专业,到玉树更能发挥我的专业特长。”
刚到玉树的经历让宋仁德难忘。1987年,他和同事去曲麻莱县秋智乡做牦牛体质测定。工作完成后,他发现附近的河水突然暴涨,自己和同事被困在三角洲上,牦牛也无法过河。对岸同事试图往三角洲上扔馒头,终因距离太远没能扔过来。没办法,宋仁德他们只能宰了一头小牛犊,白天吃生肉,晚上跟牦牛挤在一起取暖,6天后才解困。
工作一段时间后,宋仁德意识到还需加强学习,于2004年赴日本深造,主攻方向还是牦牛和草原研究。博士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机会,回到玉树。
野外观察和数据记录工作的辛苦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宋仁德在作“青藏高原牦牛硒营养状态”“对青藏高原牦牛两季放牧利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评价”等研究时发现,国内对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数据非常缺乏。他秉承严谨的学者精神,对同一草场连续12年进行检测和数据记录,实地采集有关草地畜牧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第一手资料。
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玉树州幅员辽阔,畜牧站工作半径大,运输距离长,物价高,经费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畜牧站整合各种资源,用有限的资金做最多的工作,力争出最多的科研成果:积极与国内外大学联合,进行共同研究。他与日本国立宫崎大学合作,利用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海外调查)进行了“牦牛的放牧行为对青藏高原草地物质循环的影响”等研究。同时,尽量将实验基地放在花费较少的牧场,出了成果再向牧区进行推广。
记者不经意看到畜牧工作站院子后面有两顶蓝色帐篷,副站长李万业说:“畜牧站重建后单位分房,宋仁德让其他人先挑,自己留了一套楼层和采光都不好的房子。他经常搞课题研究到深夜,新家离单位有8公里,为节省时间和精力,他和妻子一直住在这两顶帐篷里。”
采访中宋仁德接到省里打来的电话,通知他的团队荣获省“人才小高地”荣誉,他掩饰不住兴奋地说:“这样我们就有资金进行新的课题项目研究了!”
由于工作繁忙,宋仁德只能请远在西宁的岳母照顾孩子。这位坚强的汉子提起孩子满眼含泪:“为了大家我只能舍弃小家,我想我的孩子能理解他们的父亲所做的一切。”
作为父亲,宋仁德放弃了陪着孩子成长的机会;作为儿子,他无法在父母面前尽孝。这一切,只为了他心中的大爱,为了这片江源大地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