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知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无障碍:
点亮视障人群的世界
本报记者 徐 红

浏览新闻、上网娱乐、发微信、刷微博、网购……数字化生活方便快捷,对视障者而言也是如此。借助网络,视障者可以和健全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视障者等用户人群总数已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0%左右,随着视障人群对互联网信息日益迫切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信息无障碍建设。

“互联网可以让视障群体感知这个世界,让他们的生活重获‘光明’。让包括视障者、读写困难者在内的所有用户,都能顺畅地使用互联网,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近日召开的MDCC2015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上,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合作发展主管颜廷宇说。据悉,微软、苹果和谷歌等国外互联网公司目前都有提供相应的辅助功能支持信息无障碍。视障者使用“读屏软件”,将屏幕上的内容转换成声音,他们就可以用耳朵听代替用眼睛看,和常人一样用互联网。

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视障IT工程师蔡勇斌一边用手不停滑动他的手机,一边向《经济日报》记者介绍他是怎么用“读屏”功能的。以苹果手机为例,其内置了语音辅助程序Voiceover,点击手机上的设置通用辅助功能选项,启动Voiceover功能后,即使关掉屏幕,手指滑到的任意功能选项,也能以语音的方式呈现“所键即所得”。

实际上,除了需要借助读屏软件来“听”外,视障者对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与一般人并无不同。“你们用的APP,我们也用。”蔡勇斌告诉记者,时下流行的微信、QQ等手机客户端软件,都已实现信息无障碍功能。借助小小的读屏工具,使得逾1300万视障人群可以无障碍地使用主流互联网产品,了解世界变化。

对于视障者来说,互联网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关键渠道,因而其对互联网更加依赖,对互联网产品更有黏性。这一旺盛的用户需求,又会为互联网企业带来价值,并特别能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

实现信息无障碍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无障碍优化,以提升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说到底就是用户体验。目前市面上已有十几款主流产品做了信息无障碍优化。颜廷宇表示,国内缺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专家和团队,明眼人设计出来的东西可能不适应特殊群体。一位从事17年的老程序员则告诉记者,即使做了信息无障碍,但如果做得不好,视障者依赖的读屏软件就成了“哑巴”。

基于这一现状,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组建了我国第一支盲人测试团队,蔡勇斌就是其中一员。他们对互联网产品进行无障碍测试并给出报告,帮助改进产品。一旦这些软件、手机、电脑在视障人士面前变得“聪明”起来,视障人士就可以与其他人一样,无障碍地利用互联网创造无限可能。

令人欣慰的是,国内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下功夫进行产品的信息无障碍优化。例如腾讯的QQ多年前就开始与视障群体接触,逐步改进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成为国内的先行者;阿里巴巴正在尝试对“淘宝”系统的信息无障碍优化……如今,愿意做信息无障碍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他们推出了不少针对视障群体的优化版软件。一些政府网站也纷纷加入“信息无障碍”新技术,方便了视障者“读取”信息的需求,获得了热心网友的点赞。

蔡勇斌告诉记者,网页、WEB端、移动端都可以进行信息无障碍优化。但这些技术的瓶颈在于,读屏软件无法智能识别图片内容,图形转不了语音。以可穿戴硬件为代表的智能产品的出现,突破了图形转语音阅读的障碍,使更多阅读方式的出现成为可能。

在百度技术大会上,“百度Eye”曾引起业界关注。这是一款蓝牙产品,前端有一个摄像头,将其佩戴于耳后,视障者可对着面前物品画圈,摄像头就会把这个场景以图片形式上传到互联网进行搜索,然后用语音告知面前物品的相关信息,如果是水果,其价格范围在多少,味道如何等一应俱全。这不仅是视障人群的福音,对大众而言也是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渠道。

视障人群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最传统的盲文书籍,到电子时代的有声读物,到使用辅助性工具“读”正常人所阅读的明文书籍,再到利用数字化的互联网资源,已经历了整整4代变革。在不远的将来,“读图式”可穿戴技术的普及也即将为视障人群获取信息提供变革与新途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