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以下为基
张 忱

投资像马拉松么?不像。马拉松可以多次试验,反复尝试,直到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投资则要面临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和持续冒出的新发现,不可能有重复试验的机会。不过近期看到一个投资人写的马拉松感受:“慢就是快,快就是慢。”才觉得这二者确有相似之处,颇多好的投资是慢工细活,急不来的。

据说,目前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占国内消费总额2%,而中国境内有机食品销售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差距巨大。这种差距有受收入水平限制的需求因素,但这并非主因,笔者身边,经常有为孩子苦苦寻找安全健康食材而不得的父母,说明需求是有的,对价格也不甚敏感,供给端的不足很可能是问题的关键。

目前国内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回到有机食品的问题上,国内外巨大的差距,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明摆着的,为什么供给跟不上?可能的答案之一就是,好东西就是要慢慢做。就像马拉松一样,起初有多快,透支有多大,后程就会有多慢。

笔者最近走了一些地方,真正看到了喝着泉水的鸡,在山野间奔跑的黑猪,这些以自然的有机方式生长的动物,看起来都貌不惊人,个头小小的,但其实际“年岁”已经不小。一只鸡长成需要八九个月,只有2斤左右,一头黑猪出栏则需要超过1年的时间,其中的佼佼者也不过100斤左右。这与那些工厂化养殖的动物差异巨大。

然而这“慢”还包含了另外的附加原因。能培育“有机产品”的环境,很多都处于偏远乡村,往往交通极不方便,走出村子到最近的县城,往往要坐上几个小时的汽车,也正因此,其优越的环境才能幸存。不过,一旦成为有机产品的产地,冷链与物流马上就都成了问题,这对于农民尤其是相对贫困的农民来说,都是难以驾驭的难题。

另外,随着种植养殖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如何保证产品不被疫病摧毁,又怎样保证有机的培育方式不变质。一路走来,笔者已经看到了窝在猪圈中吃玉米的藏香猪,始终在牛棚里生活的牦牛,在时间和数量的苛刻要求下,品质如何延续,需要长时间的试错,甚至多次推倒重来。

如果走得太快,反而会欲速不达。前几年,某些南方的山区发现了猕猴桃的利润空间,大面积放弃水稻,改种猕猴桃,但在品种上又未慎加选择。如今,当时种下的绿心猕猴桃确实开始丰产,但由于品质一般,沦为了市场上的低价大路货,收益不高。市场需求已经转向了高品质的红心和黄心品种;而且,原本被放弃的水稻,反倒因为产量较少,品质优良,成为了抢手品种。

老子说,高以下为基。做实下面的基础,投资的每一步都按正确的方式去走,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慢就是快,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快捷;反之,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快就是慢,最终往往免不了进退两难的尴尬。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