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老兵朱洪斌:
“祖国没有忘记我们”
本报记者 苏 琳

9月3日10时44分,警灯闪烁,摩托车礼宾护卫,载有平均年龄在90岁的抗战老兵的乘车方队,驶过天安门城楼,作为第一支地面受阅方队,接受检阅。

从10时44分到10时48分,4分钟,很短,也很长。老兵们身着戎装,胸前挂满勋章、纪念章,或挥手致意,或行军礼,现场群众自发起立,向老兵行注目礼。

94岁的朱洪斌乘坐抗战老兵方队的第4号车。“相比战争中牺牲的战友,我是幸运的。祖国没有忘记我们,这么高的礼遇,能够成为特邀33位国民党老兵中的一员参加受阅,我感到非常光荣。”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朱洪斌一边比划,一边激动地向《经济日报》记者畅谈自己的感受。

参加检阅的半个月前,朱洪斌抵京入住首都大酒店。进入老人的客房,一身特制戎装映入眼帘。

这身特意为老兵准备的带有原部队番号、个人职务等信息的军装,平整地叠放在屋里。“看到军装就想起了当年打仗的事,好像回到了年轻时。”朱洪斌对记者说,灰绿色的咔叽布,尽管面料与当年有些微差别,但在他第一眼看到它时,便勾起了很多回忆。

1921年,朱洪斌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高中村。17岁那年,朱洪斌到云南昆明学做生意。当时正值抗战期间,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朱洪斌毅然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为第18期特种兵化学兵科学员,后被编入独立12大队3区队。

20岁时,朱洪斌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留校任助教,获少尉军衔。两年后,朱洪斌被调至军政部学兵总队重炮二团任少尉排长。1943年10月,朱洪斌所在部队编入了中国驻印军独立步兵第一团。

朱洪斌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这支被称为“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的队伍,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歼灭日军第18师团立下了突出战功。

作为其中一员,朱洪斌参加了密支那、八莫、南坎战役。枪林弹雨中,每一秒都有死亡的威胁,但是朱洪斌说,当兵保家卫国,从来没考虑过危险。

1943年,朱洪斌作为中国驻印军被派往印度,任务是打通被日军封锁的中印公路,以畅通军需物资运输。当时,中印公路被日军占领了两三年,日军严防死守,仗打得十分艰难,很难攻下。面临困境,朱洪斌和战友们心中的信念只有四个字:完成任务。

“没有哪一天不紧张的,随时都做好了可能牺牲的准备。”朱洪斌说。两年的艰苦卓绝征战,迎来了日军投降的好消息。反攻,将日军部队一直追到了曼谷。他们在坦克的掩护下与日军作战,靠着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猛烈的炮火。身为排长,年仅22岁的朱洪斌总是冲锋在前。如今他的右胸口还有一个伤疤,这是激烈战争的烙印。后来,在美国空军的帮助下,中印公路历时一年多的战斗终于告捷。1945年,朱洪斌的抗战岁月就此结束,带着右胸和右臂上的弹片伤痕,被指挥部召回了国内。

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已经过去70多年,回想起当时的胜利场景,朱洪斌眉宇之间难掩骄傲。他说:“现在国家越来越好,老百姓越来越幸福。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子孙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生活好了,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活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