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温州南麂列岛被誉为海洋贝藻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贝藻王国”育明珠
本报记者 张 玫
上图 浙江温州南麂列岛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被誉为“碧海仙山”和“东海明珠”。图为南麂岛上的天然草坪。 本报记者 张 玫摄
右图 南麂岛上拳头大小的角蝾螺随处可见。 通讯员 锦 天摄

初秋,阳光明媚。随着天气转凉,去海边戏水的游客渐少。然而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每天往返于鳌江和南麂列岛的客船依然“一票难求”。登岸远眺,一望无际的海水蔚蓝清澈,风过时掀起粼粼涟漪。环岛而游,金沙碧海、奇峰异石、天然草坪处处是景,美不胜收。

宝岛天生丽质

南麂列岛位于平阳县东部海域,距鳌江港30海里,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52个。这里分大沙岙、三盘尾、竹屿百屿三大景区,拥有景点75处。去南麂列岛的客船每天只有2班。《经济日报》记者到达时已是下午,为了马上能看到“贝藻”,上得岸来就坐车直奔海边的大沙岙海滩了。

入秋的海水开始有凉意,可在这个宽800米、长600米的海滨大浴场上,上百名游客聚集在一起,大人小孩追逐嬉戏,好不热闹。远处,海浪一波波撞击着礁石,发出阵阵欢快声,好像在欢迎远客的到来。身旁,浪花不时地涌来,把一层一层细沙冲上来又卷回去。脱掉鞋子走在沙滩上,感觉软绵细滑,好像踩着湿润的棉花。当地人说,南麂岛盛产等边线蛤,这种贝类经海水不断冲洗研磨之后,就变成了极细极软的沙子,颜色洁白纯净。一些人正从沙里往外挖东西,村民老何把一双大手深深地插入沙中,变魔术一样地捞上来两只扇子一样的蛤蜊。老何说,这就是等边线蛤,当地叫“沙蛤”。记者学样在沙滩上挖了好多次,除摸到一粒纽扣大的“沙蛤”外一无所获。老何哈哈大笑说,挖“沙蛤”要有经验的。他拎起身旁的一只塑料袋说:“今天2个小时大概挖了3斤。现在保护不让挖了,以前一只手下去就可以捞上十几只呢。”

同行的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小林告诉记者:南麂岛海域处于台湾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流系复杂,锋面发达,终年海水清澈,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繁衍、生长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据调查,已发现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1876种,其中大型底栖藻类178种、微小型藻类459种、贝类427种、甲壳类257种、鱼类397种和其他海洋生物158种。引人注目的是,其中贝类、藻类资源特别丰富,两者分别约占全国海洋贝藻类种数的15%和25%,约占浙江省海洋贝藻类种数的80%,大约30%的种类以南麂海域为我国沿海分布的北界和南界,有36种贝类目前在中国沿岸仅见于南麂海域。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和浙江褐茸藻是在南麂列岛发现的世界新品种,还有22种藻类被列为稀有品种。因此,南麂列岛被誉为海洋贝藻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贝藻王国”。

南麂列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中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的海岛,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生物多样化示范保护区。因其在国际、国内海洋保护领域的重要地位,2002年被列为“GEF/UNDP/SOA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4个示范区之一。

依法守护宝岛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南麂列岛时指出:“南麂是一个宝岛,南麂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惟一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态价值,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里的生态环境,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好。”

10年来,温州人把保护宝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在实践中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化为生动的现实。“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开发中更好地保护”,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周胜荣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们绝不动摇的原则。

在大沙岙海滩上,记者看到一条很粗的绳子将沙滩一隔两半。中国海监南麂保护区支队三大队中队长周雄说,目前,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其中核心区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与珍稀特有物种为主要目的,保持其生态系统和物种不受人为干扰,在自然状态下演变和繁衍;缓冲区通过缓解外界压力、防止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影响,对核心区维持生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可适当开展资源利用、生态旅游、科普教育和设施建设等活动。为保护生态,南麂列岛的执法队伍就有3支:海监支队、边防派出所和旅游管理监督队。一年四季24小时巡逻执勤。旅游旺季时,严格限制进岛人数,游客每天不超过1500人。

正说着话,又有游客拉高绳子钻入禁区了。正在执勤的海监支队工作人员吹着哨子跑过去阻拦。周雄说,南麂有1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000多人。以前村民们夜里偷挖“沙蛤”,一麻袋一麻袋地去卖。经过这几年的执法,村里都建了村规民约,很多渔民还自发当起了义务监督员。现在雷达覆盖全岛,核心保护区里每平方米内沙蛤达到200只。

为做好海洋生物的保护,这几年南麂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力度,每年开展“海盾”“碧海”“护岛”三大专项执法行动。积极做好东海休渔期执法,组织开展禁止使用地笼网(长蛇笼)渔具和沙滩等边线蛤禁采执法大检查,没收地笼网(长蛇笼)渔具,严厉打击各类偷盗采捕等破坏生态行为,有力地保护了海洋环境。

与此同时,海岛生态修复和生态监测扎实推进,并开展了野生紫菜资源保护恢复和龙须菜筏养,为大型海藻场建设提供优质藻种。近年来,南麂积极参加“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合作与发展”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第三届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大会等学术交流。同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核心研究员唐剑武博士,就保护区生态修复、生态监测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探索生态开发

南麂列岛风光旖旎,景色宜人,山秀、石奇、滩美、草绿。尤以金沙碧海、奇峰异石、神工奇画、天然草坪和野生水仙花等著称,被誉为“碧海仙山”和“东海明珠”。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小马说,近年来,南麂加大了海岛设施建设投入,项目总投资达到7亿元以上。立足自然风光、科普基地和历史人文三大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旅游产业由原来单一的观光型向多元化转变,逐步形成了一条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助生态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岛上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年平均游客量达9万多人。

妈祖岙村离大沙岙海滩最近。全村86户210人,家家开渔家乐。村长杨志选告诉记者,以前渔民下海捕捞很辛苦,每户一年赚不到10万元。现在全村上岸搞渔家乐,把家里的老房子整整,少的七八张床,多的二十几张床,平均床位价格150元。每年就夏天忙几十天,每天进账6000多元,一年赚个四五十万元不成问题。老杨家的渔家乐有15张床位,今年接待游客400多人,“村里客房天天爆满。村民都在对岸的鳌江买了房子,天凉大家就到镇里享福了”,老杨笑得很甜。

如今,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普基地,每年接待参观考察人数均在万人以上。这里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科普宣教活动,是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1955年,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把岛上1996名南麂人全部带到了台湾屏东县高树乡,南麂岛成了台胞返乡寻根之岛。近年来,南麂加快涉台旅游景点开发,建设了台湾相思园、浙江省全境解放纪念碑等景点。

根据《南麂国际海洋生态示范岛建设实施方案》,南麂岛狠抓海洋生态资源管护、岛上生态环境修复和科研监测三大核心任务。在全国率先开展大型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南麂岛保护和整治修复项目、雷达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仪器设备采购及实验室建设。坚持对区内定点断面的潮间带进行常规调查,对大型底栖藻类、贝类、大檑岛野生水仙花、下马鞍等地栖息的夏候鸟等进行长期监测。

今年,南麂在建的高端项目不少:海洋牧场、海洋博物馆、旅游集散中心……南麂岛是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保护区、领海基点和军事设施为一体的特殊海岛,自然生态系统极具代表性,拥有高度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时,南麂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6.7摄氏度。“我们要将南麂岛这个集科研考察、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于一体的海上乐园,打造成国际海洋生态示范岛”,周胜荣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