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速有所放缓不改发展大势
本报评论员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单从数字来看,这是2009年二季度以来最缓的季度增速。但把这一数字放在全球经济和国内调整的双重背景下考量,增速放缓没有改变基本面,也没有改变长远发展大势。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来自方方面面,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为低增长、高债务和高失业率所累,复苏不及预期。全球贸易大幅下滑,给我国的加工贸易造成极大的负增长压力。这是拉低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外因。从国内看,受国际经济总体走弱因素影响,国内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利润下降,导致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构成增速放缓的重要内因。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经济运行总体依然平稳,并一直处于合理区间范围,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来之不易的重要成果。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此前曾发表过这样的评论:“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慢,但是增长水平仍然让所有发达国家艳羡。”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2.5%为参照,6.9%增速依然很高;若按照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三季度增速亦符合预期,且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仅无碍发展大势,内在增长动力也是稳健的。

进一步分析,当前增速放缓既受不利因素的影响,也有转型升级的需要。今年以来,部分指标波动并没有改变经济向好的基本面,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型趋势愈加明显,新动能呈现咄咄逼人之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服务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已占据国内生产总值半壁江山,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今年1至9月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已提前完成全年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继续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向好和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增速放缓虽未改变发展大势,但对于下一阶段经济走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却始终不可低估。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要善于在复杂矛盾中捕捉机遇,更好地在结构调整中坚持市场导向,有的放矢地改造提升旧动能,大力激发“双创”和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协同推进经济增长的合力。就近期而言,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既要正视传统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的现实,又要看到高新技术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持续放量的巨大潜力。尤其要在中西部铁路、公路,以及大型水利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发力,这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充分发挥新旧动能协同作用的重要着力点。从长远看,我们之所以说增速放缓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主要是因为新型城镇化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孕育了强大动能。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中国经济终将摆脱目前动能转换的胶着状态,步入行稳致远的新境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