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赛职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同时,年轻球员培养也应与联赛发展并行
年轻的中国男子篮球国家队以9战9胜的成绩拿下了第29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的冠军,在经历了上届亚锦赛和亚运会的惨痛失利后,重振旗鼓重回亚洲之巅,同时也得到了一张直接进军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
事实上,表现出色的中国男篮在赛前并不被外界看好。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全新队伍,12人球员名单中有8名90后球员,7人首次参加亚锦赛,年轻并且缺乏大赛经验使得这支队伍备受质疑,以至于尚未出师,就被扣上了“亚洲二流”的帽子。质疑如影随形,改变却从未止步。教练组坚持年轻化的用人,中国男篮渐渐完成了全新阵容和战术的打造,强势夺冠也让他们的公众形象从“罪人”变成了“英雄”。但平心而论,即便男篮不能夺冠,球队的新老交替也是刻不容缓,而本届亚锦赛的成功不仅完成了阵容的更新换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男篮的彻底转型。
首先在年龄结构方面,年轻化显然是中国男篮的一大改变,平均24岁的年龄组合让未来5年的中国男篮都能拥有相对稳定的核心阵容,并始终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其次在技战术上,终于不再执着于以内线为主的战术风格,战术重心向多样化发展。自“中锋时代”谢幕后,中国男篮终于在本届亚锦赛上成功找到了内外平衡的钥匙,尤其是锋线和后卫球员出色的自主进攻能力更是丰富了球队的打法,让以往那支严重依赖内线进攻的中国男篮有了更多的攻击选择。因而同样是赢得亚洲冠军,这次的胜利可谓更具含金量。
本届男篮在精神面貌和球队气质的塑造上也令人赞叹。主教练宫鲁鸣强调高强度的训练和极致的爱国精神,年轻队员明显表现出对国家和球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有着超强的集体感和凝聚力,那种对胜利旺盛的渴望和饥饿感,让所有对手俯首称臣。
最终,渐入佳境的男篮小将用青春风暴为中国加冕,而这座冠军奖杯不仅见证了男篮的复苏,更代表着新一代的崛起。
分析男篮小将们大放异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篮球青年队的训练体系,尤其是近几年建立的16岁到19岁年龄段的四级青年梯队,在国家队成绩糟糕的年代,取得了亚青赛冠军、世青赛第7名的佳绩,保证了有生力量的不断成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男篮后备力量的培养出现了国青体系与联赛体系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本届杯赛中表现出色的个别年轻球员在CBA联赛中却面临着无球可打的尴尬。由于职业联赛的竞争压力,俱乐部更倾向于使用外援和更加成熟的球员,年轻人要想在联赛中发展可谓困难重重。好在联赛中无法崭露头角的小将们,还有机会在国青队开花结果。
因此在联赛职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同时,年轻球员培养也应与联赛发展并行。而如何让联赛更好地成为年轻人的舞台,如何找到国青与联赛培养体系的平衡点,将是决定中国篮球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届亚锦赛这个属于年轻一代的冠军,将让更多俱乐部重视后备梯队的建设,看到年轻球员的潜力。希望未来,无论是国家队还是联赛中,都能有年轻才俊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