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在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世界第23个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举措和巨大努力,既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决心,吹响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
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中国一直没有停止过奋斗的脚步。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开发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始终是中国政府积极谋划、努力推进的一项重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部脱贫。”中国的扶贫事业按照这一要求,攻坚克难、发愤图强。
艰苦努力赢来辉煌成果。按照中国现行扶贫标准衡量,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7.2%。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与此同时,农村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电力、住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情况显著改善,教育条件明显改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伟大经历与经验。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开发扶贫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
在这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上,政府始终将扶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坚持不懈地强力推动减贫进程;以开发扶贫、促进发展替代救济扶贫,提高扶贫对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以社会帮扶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以自力更生、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要求,依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身力量改变落后面貌;通过社会保障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扶持。
然而,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到2020年,7017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意味着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170万人,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面对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冲刺期的紧迫形势,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压力自上而下传导下去,围绕重点难点,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确保打赢2020年如期全部脱贫攻坚战。(相关报道见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