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粮食连续多年丰收,粮食产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等现象突出,一些地方出现粮食企业经营难、农民卖粮难等问题。国内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考验,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丁声俊。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丁声俊:我国粮食生产打破了“二丰、二平、一歉”的周期,受到全球瞩目。然而,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中长期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与个别品种阶段性过剩并存,粮食托市价格面临“夹板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需求并存,保护粮食主产区和主产区农民种粮的“两个积极性”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粮食产业和粮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特别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仍然存在着风险,最大的风险在于,对粮食“双基础”地位的认识趋向淡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在享受粮食连年丰收喜悦的同时,不可盲目乐观,必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把握粮食主动权。
记者:目前国内外粮价倒挂,导致我国粮食库存高企,进口逐年增加。一些企业和业内人士甚至认为“种粮不如买粮”、“低价粮不买白不买”。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丁声俊:粮食是一种准公共品,关系人民生存。对粮食生产,既需要算安全账,又需要算经济账。对粮食安全的评估,不能简单算成本、价格的经济账。任何一个政府,都决不允许粮食安全出现失误。据了解,韩国、日本在全球化环境中,都极力抵挡低价粮的诱惑和压力,对本国的农业生产予以特别的保护,宁可高成本生产粮食,也要确保本国农民的利益和本国的农业。当前一些企业和业内人士认为“种粮不如买粮”、“低价粮不买白不买”,短视地看到国外粮食周期性低价时,就按捺不住贪小便宜的冲动,纷纷扩大进口低价粮,为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
我们积极主张敢于和善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要全面准确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适度进口粮食。所谓适度进口,不仅指进口的数量要适当,而且也指时空要适当,品种要适当,也就是要在国内市场需求的适当时间,从适当地方进口适当品种和适当数量的农产品,并不是只单一考虑价格,不顾国内市场和农业生产需要,见便宜货就不顾一切大量购买。而且,粮价是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及其价格差是多变的,今年能低价进口粮食,明年、后年时过境迁,就不一定能够低价购买到粮食。
记者:面对粮食“三高”问题,有人认为应该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缩减粮食种植面积。您认为该如何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如何保持我国粮食战略定力?
丁声俊:因时因地合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尤其当前,为摆脱粮食的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三高”的困境,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施粮食结构调整更是必要的。然而,调整粮食结构包括品种结构、布局结构的调整,实质上也是要调控农业发展方式。调控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否则,会重走曾经不止一次走过的弯路。过去曾经的调整或调节,采取的是指令性方式,导致粮食面积过快过猛缩减、产量大幅下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调整粮食结构中,粮食种植面积缩减过多,导致粮食生产出现一次“马鞍形”,给农民利益带来损失,给市场供求造成波动。因此,调整粮食结构必须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保障作用,采取精准治理举措,实现由传统型粮食产业向现代高端粮食产业转变。
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多种矛盾相互交织。在复杂的形势下,不应简单化认识和处理粮食“三高”问题,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宏观经济环境出发,准确把握农情和粮情,始终保持粮食的战略定力。要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文/博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