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军舰载航空兵基地司令戴明盟:
刀尖上的领舞人
本报记者 姜天骄
图① 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机准备进行飞行训练。

图② 戴明盟(左)结束飞行试验。(资料图片)

“看!飞鲨来了!”在这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以独特的身姿首次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与其他战斗机最大的不同是,“飞鲨”的尾部明显多出一道着舰尾钩,远远看去,就如同军人敬礼时举起的右手。

“这道鲜明的尾钩是我国舰载战斗机形成作战能力的有力证明。”舰载机长机、海军舰载航空兵基地司令戴明盟说起“飞鲨”就像在说自己的孩子。当年,他第一个驾驶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实施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有人说,驾驶舰载机在航母起降犹如刀尖舞蹈,我们试飞员就是领舞人”。诸多荣誉加身的戴明盟最为看重的还是“英雄试飞员”的称号,“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更多的‘飞鲨’驰骋碧海、搏击蓝天”!

初生牛犊不怕虎

军人和飞行员是戴明盟从小最为向往的两种职业,而将这两种职业结合得如此完美,并不惜为之付出生命,却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来到部队,第一次伞训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戴明盟回忆说,那一次他从机舱跳出后,降落伞没有充分打开,好几根伞绳绕过伞顶,只感觉自己在空中掉得特别快,不一会就超过了在他之前跳伞的两位同学。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了,只听见地面上不停地在喊:“3号3号检查你的伞!”戴明盟灵机一动打开了备份伞,总算有惊无险,安全着陆。

初到海军时,戴明盟飞的机型是歼—6,耳朵里灌进不少“掉飞机”的坏消息,他也不由得紧张了一阵子。一次,他跟着一名老飞行员飞仪表,飞机正向空域爬高时,就听见“咣!咣!”两声巨响。虽然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年轻飞行员,但是直觉告诉他飞机出现了故障。当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还有2000多米,没有落地的可能,还是老飞行员经验丰富,调转机头往回飞。其实飞机已经冒烟了,只是他们在飞机上看不到,塔台上的人都在喊“跳伞”,戴明盟坐在后舱便第一个跳了出去。刚刚脱离险情在空中飘荡的他竟然还有心情观察飞机的状态:只见飞机甩着长长的火线开出去几百米,前舱飞行员的伞也打开了,他这才放下心来。可是,观察落地时又出现了特殊情况,落地区域是一片菜地,间隔不到一米搭起的菜架子让他没有落脚之地。“我心想,就瞄准一根竹竿往下落,这样至少可以躲过三根竹竿。”就这样,他在最后时刻身体擦过竹竿,安全落地了。“如果躲不开竹竿会怎样?”记者替戴明盟捏了一把汗。“那就穿肉串咯。”戴明盟讲起那场险情,竟然谈笑风生,毫无惧色。

“你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难道你从来不会害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戴明盟的表情忽然严肃下来:“害怕是没有用的,要想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就必须去掉浮躁,扎扎实实练好本领。”戴明盟说,经历过几番生死考验,他渐渐明白,生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练好本领,不仅仅是对职业负责,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执行力就是战斗力

飞苏—30的那段日子是戴明盟事业的成熟期。面对跨语言、跨机型等诸多困难,戴明盟自加压力、刻苦钻研。“我把苏—30的资料全部背下来了,练成了对座舱电门按钮‘一摸准’、对功能数据和使用程序‘一口清’的硬功夫。”戴明盟说,那段埋头苦干的日子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提升飞行技能没有捷径可走,熟练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辛磨炼。

就在这时,一项全新而又神秘的任务找到了戴明盟——凝聚着国人“航母梦”的舰载机开始遴选首批试飞员。“飞行界都知道,舰载机在航母起降犹如刀尖舞蹈,风险系数极高。”戴明盟丝毫没有迟疑,“祖国需要我,我就上”!

没有技术支援、没有图纸资料、没有标准规范……摆在中国军队面前的是一张白纸,戴明盟亲眼见证从机场建设到航保设备,科研院所和军队一步一步将一个宏伟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做滑行冲索试验时,机场只有一条修好的跑道,前后左右都是烂石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敢去试验。结果有一次,钢索一头真的断了,像流星锤一样把飞机都打烂了。我当时在地面指挥,示意飞行员保持方向往前走,因为如果处理不当,飞机飞到石头上,就更加危险了。”戴明盟回忆起这段岁月感慨道:“为了航母梦,大家都是蛮拼的。”

后来开始突破上舰技术,极限偏心偏航风险更高,主要是检验飞机和钢索是否过硬,尾钩和钢索是否吻合。从天上看,航母只有邮票大小,戴明盟还记得,第一次在天上放尾钩,他不由自主地紧张,全身毛孔都张开了,“我也不能说自己伟大到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作为一名军人,任务需要我,我就上,这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第一次执行地面高速滑跑极限偏心偏航阻拦、第一次执行飞行着陆阻拦、第一次执行滑跃斜板起飞、第一次执行绕舰飞行和触舰复飞……在戴明盟的字典里,执行力就是战斗力。投身试验试飞以来,他带头飞高难课题,带头试风险项目,创造了歼-15舰载机试验试飞多项纪录,出色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强度科研试飞435架次,熟练掌握了歼-15舰载机驾驶技能,为实现舰机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这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戴明盟作为长机带领编队飞出了零误差的好成绩。很多人说,海军舰载机第一次受阅就飞零误差,压力太大了。戴明盟却不这么认为,他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注重结果,只注重过程,相信过程做好了,结果自然就有了”。他一直都是这样近乎偏执地去做好每一个环节,而结果,也总是令人满意的。

为圆满完成阅兵任务,戴明盟带领飞行员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遍又一遍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训练,为顺利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飞行员徐爱平说,飞行中的每一个细节戴司令都做到精益求精,他讲飞机不是加油门就马上起来,会有一个过程,从油门的变化到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再到飞机推力的变化,然后再到飞机状态的变化,他会在这个过程之前预期到你的油门加得多了,提醒你收一点。

有一天,阅兵空中梯队合练,并针对性地开展了低气象起降、到备降场模拟备降训练课目。当编队飞到赤峰机场放起落架模拟备降时,一架飞机因起落架出现故障放不下来。戴明盟果断安排该架飞机提前返场,并通知一架空中备份机随同返场,减轻了飞行员的心理压力,在飞行员的努力下,成功放下起落架,安全着陆。同时,另一架备份机及时加入编队参加合练。最后,编队以5分的成绩通过合练地点,顺利完成合练任务。这次训练中,空中特情处置方案用上了,备份机也成功替换,各方面处置都很圆满。

飞行员丁阳说,看戴司令飞行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戴司令在,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绝对稳妥可靠。有一天,按照计划安排,戴明盟将进行一次滑跃起飞和阻拦着陆训练。可天公不作美,仿佛在有意考验着戴明盟。这天清晨下起微微小雨,待到计划起飞时间,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急,雨帘已经把座舱盖完全盖住了。飞不飞?指挥员让戴明盟自己决定。戴明盟毫不犹豫地向指挥员请示起飞。“飞鲨”轰鸣,直击苍穹。飞机沿着14度滑跃甲板划出一道完美弧线,直冲云霄,随后又稳稳挂住唯一的一根阻拦索,成功阻拦着陆,圆满完成了任务。

“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时刻准备一飞冲天。”戴明盟坚定地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