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绿意盎然的城市——到过重庆市璧山区的人都会由衷地给予这样的评价。这座面积不过915平方公里的西部小城,近年来不仅摘得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字号”荣誉,而且经济指标一路飘红,GDP增速从重庆市“垫底”位置提升至全市第2位,财政收入从2009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5.7亿元。
在全国不少城市面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两难”抉择的今天,璧山是如何做到“双增双赢”的?《经济日报》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城市与自然共生——
做活“绿”和“水”两篇文章
从重庆主城驱车往西,40分钟到达璧山。时值盛夏,山城天气愈来愈热,但璧山璧南河两岸却绿意葱茏、凉风扑面,不少市民正手持鱼竿悠闲地坐在绿树下垂钓。
眼前这条璧南河全长73公里,是璧山的“母亲河”,也曾是璧山人的“伤心河”。回想往日场景,52岁居民严勇正直摇头:“工业和生活污水倾泻入河,河面漂满垃圾和动物尸体,臭气熏天,路过都要捏着鼻子跑,更别说钓鱼了。”
璧南河的污染引发了决策者对于城市发展如何遵循自然规律的反思,也唤醒了璧山上下在生态文明上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动。2010年,一场以璧南河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修复行动拉开了璧山生态环境建设的序幕。
按照“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方法,璧山关停沿河500多家污染企业,出台河段督导长、河段长制度,把干部“赶”下河。当地群众告诉记者,那段时间,璧南河68个河段上每天都能见到埋头截污清淤的机关干部。而今,璧南河水质早已从劣Ⅴ类改善为Ⅲ类。河水变清了,两岸变绿了,老百姓高兴了。
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在多个场合阐释同一个观点: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不是成功的发展,牺牲老百姓幸福感换来的发展,老百姓是不欢迎的。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应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和水生态系统,是璧山扩大城市“肺”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共生的两大抓手。璧南河畔,占地600多亩的观音塘湿地公园已成为璧山人享受自然气息的绝佳去处。能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段,“舍”出这么大空间建设公园并免费开放,市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大手笔的绿色投入,在璧山这几年发展中并不罕见。“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璧山区区长章勇武告诉记者,仅2014年璧山在生态建设上的投入就接近15亿元,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
绿色成了小城鲜明的“底色”。有一组数据:璧山城区有大小绿地公园34个,市民步行15分钟可到公园;城市园林绿化面积14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平方米;城区有绿色植物种类2400多种。
两年前,璧山提出建设西部“水城”的构想,这让很多干部群众感到疑惑:渝西地区水资源短缺尽人皆知,建“水城”水从何来?璧山从顶层设计着力,打出了一套“节水”与“活水”相结合的组合拳——变“逢沟填平”为“遇水架桥”,保护城市水系统;筑坝建库,集雨蓄水,每年新建2座以上水库,形成“一河三湖九湿地”的水域格局;实施中水回用工程,日处理中水超过1万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如今,璧山已建成水库91座,人均水域面积7.4平方米,每平方公里的水网长度达到4公里。
产业与生态共赢——
用底线思维破解发展两难
以传统工业化路径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从来都是一对矛盾。而今,不少城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依然面临同样抉择:招商引资,“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还是“不比发展状态,但比环境生态”?
2010年,璧山出人意料地把招商局给撤了,很多人不理解。“不是不需要招商,而是要用生态环境吸引‘健康’的投资。”吴道藩介绍说,招商局在2009年签了100多个招商合同,动不动就要一两千亩土地,动不动就是零地价,动不动就是污染企业。“这100多个合同意味着什么呢?我打个比方:为引老板进来,我把衣服裤子全脱了,赤身裸体了,老板还不解恨,还要再割给他二两肉。”
记者了解到,过去5年是璧山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面对沿海产业转移和自身财政增长渴望,他们始终保持对生态的坚守,在重庆市率先出台“环保负面清单”,坚决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说“不”。
守住了生态底线,璧山工业“得”远大于“舍”。面积30平方公里的璧山工业园是当地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在这里,听不到机器轰鸣,到处树木葱茏,“厂在林中,林在厂中”。璧山区副区长、园区管委会主任黄文杰告诉记者,2009年至今,园区已拒绝了100多亿元的污染项目,换来的是100多个总投资额1000多亿元的工业项目,其中不乏中联重科、惠科电子等一批高端制造项目。如今,园区已入驻企业900多家,工业总产值在2013年就突破千亿元。
不仅严把招商关,璧山还以绿色化为导向,刷新产业结构版图和增长方式,发展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绿色制造业和生态观光农业。
在位于璧山青杠街道的重庆顾地塑胶电器公司,记者见到了一款由该公司创新研发的“旋流静音单立管排水系统”。公司总经办主任张峰介绍说,该系统采用单立管敷设,内设12根螺旋状加强筋,既节能环保,又可提升建筑使用空间。产品面世以来,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村里的葡萄卖得比城里还贵,凭啥?在大兴镇船形村的“启晨生态农业园”里,前来观光休闲、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卖的是村里的生态、风景,还有文化。”负责人张帮兵告诉记者,尽管价格比城里贵,但高峰时一天能卖出2000斤。“乡村环境改善和休闲农业的丰富,让不少村民走上生态致富路。”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安说,与同属渝西片区的其他区县相比,璧山的经济总量虽不算最大,但其从生态优先的角度出发,却让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实践理念毫不逊色,而这也是璧山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文明与文化共融——
生态自觉聚起发展新动力
62岁的沈方清老人有个坚持了两三年的习惯:每天早上,从住家附近的文风桥出发,沿着风景如画的璧南河散散步,发现有河道护栏受损了或者哪里有漂浮物了,他会立马给璧山的环保部门打电话。“生态美化不容易,要珍惜。”在璧山,生态文明开始从政府的“施政自觉”走向全民参与的“生态自觉”。
有人说,生态文明的诠释更多是体现在城市的细微之处,细节越丰富,城市越温暖。走在璧山街头,细心的人会发现,城里的建筑外墙是一律的灰色和咖啡色系。“我们对城区建筑色彩进行了严格限制,为的就是让建筑低调下去,让城市回归自然。”章勇武介绍说。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沿道路退让10至40米用于绿化,提高城市“绿视率”;城区架空电缆全部入地,拆除道路两侧围墙透绿;在绿树上人工搭建了500多个鸟窝,吸引鸟儿长驻……
“除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和宣传,我们还加强艺术广场、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融合。”璧山区委宣传部长刘晋告诉记者,璧山建制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拥有重庆现存唯一的古代儒教祠堂——文庙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存。记者了解到,璧山正对区域内的文庙、祠堂、书院等古建筑进行恢复性建设,城区内将形成6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此外,他们还定期开设梦想课堂,设置四书五经讲堂,邀请古文化专家开堂授课。
古城绿意别样浓。璧山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近期已经出台,主题只有一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百姓共享生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