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
城市应“弹性适应”环境变化

本报讯 记者吴秉泽报道:“城市不仅是造成水危机的源头,而且是解决之道。”在9月19日开幕的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在作大会学术报告时说,建设海绵城市是顺应自然之举,其本质是城镇化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通过转变城市排水防涝思路,使城市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最终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

仇保兴认为,建设海绵城市不是重编城市规划,而是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各个方面;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实现多层次水微循环;不是取代大排水系统,而是对该系统的强化和优化。

在如何建设海绵城市上,仇保兴表示实现海绵城市的途径有3种,即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建设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

仇保兴说,海绵城市规划与智慧水务是协调海绵城市各单元有效运行的两大系统工程,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4个层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上下结合推动系统创新。对此,仇保兴建议分区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海绵度”测评并给予奖励,引导海绵城市建设。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按照新型城镇化目标,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意味着更多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城市生活,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旨在引领“十三五”我国城镇化总体规划建设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目前正在编制中,有望明年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我国城乡规划正在加快转型升级。正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将为我国推进省域空间规划、108个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以及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提供重要指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