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嘉祥县:
“小手套”引出创业路
本报记者 许红洲

滑雪手套、消防手套、礼仪手套、跳舞手套;羽绒手套、真皮手套、莱卡手套……在山东嘉祥中国手套博物馆,成百上千种功能细分、材质不同、颜色款式各异的各类手套,让记者大开眼界。

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跟随“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采访团,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这里年产手套600多万打,年销售额15亿元,是民营企业密集度最高、最有特色的手套集群生产基地,是海内外知名的“中国手套名城”。

手套按功能分为体育运动、劳动保护、家庭作业、服饰礼仪、军事科技、医疗卫生6大系列。嘉祥县已具有上千种手套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及60余项专利产品,其中滑雪手套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62.58%,出口占比达到行业的76.38%,是全国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

“嘉祥现有自营出口权企业24家,自主品牌20多个,产品销往欧美、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5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了营销机构,是双星、李宁等知名品牌的主要加工基地。”中国手套协会会长、济宁市剑华中兴滑雪制品公司董事长陈建华告诉记者。

手套产业是个“小”产业,但给嘉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却很大。

在一个乡镇手套加工厂,17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工人们熟练地在流水线上作业。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这里的40多台机器,还有30多台机器送到了技术娴熟的村民家中,以便她们在家里加工。

“手套产业已经成为嘉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好项目。”嘉祥县副县长王从奇说。目前,嘉祥县拥有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200多家、加工户1500多户,加工户覆盖全县80%以上村居,形成了“总部经济+分厂+加工户”的手套生产模式。

王从奇具体解释了“总部经济+分厂+加工户”的发展模式,即由剑华中兴等龙头企业园区集聚形成企业总部经济,在企业总部带动下,在乡镇驻地设立加工分厂,再由加工分厂辐射村居,设立村级加工厂,再由村居加工厂带动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加工户,从而带动就业。

在加快自身手套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嘉祥还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积极鼓励和引导手套企业产业援疆,把手套生产辐射到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去年6月,嘉祥与新疆英吉沙县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5亿元,完全建成后可年产滑雪手套200多万打,年销售额8亿元,实现就业3000人,预计5年可达到带动万人就业的目标。”嘉祥县委书记柳景武介绍说。

“嘉祥与英吉沙的手套产业合作,不仅促进了英吉沙的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也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亚、南亚、俄罗斯、欧盟的市场占有率,为嘉祥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提供重要平台。”柳景武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