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新有个“博士家庭”
文/彭书桃
刘时粘夫妇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资料图片)

最近,湖北省阳新县枫林镇一个农村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这个家庭家风好、学风好,8名子辈中,有2人取得博士后学位,2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取得硕士学位,3人取得本科学历。一家出了多名博士的传奇在当地广为传颂。

家庭的男主人叫刘时粘,现年75岁,是个阅历丰富的人,曾务过农,在工厂打过工。他高中毕业因病不能参加高考,失去了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后通过自身努力在镇卫生院工作。他爱人柯爱秋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地里的农活、孩子的成长她一样没少操心,总是以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慈爱默默地操持着这个家。

刘时粘、柯爱秋夫妇育有二儿二女,日子虽过得紧巴巴,有时甚至连肚子都吃不饱,但刘时粘夫妇从来不放弃对孩子们的学习教育,遇到没有钱交学费和生活费,刘时粘就向亲戚朋友借。“知识改变命运,农家孩子要想有出息,只有靠读书。”一有空,刘时粘、柯爱秋夫妇就用这些朴素的道理提醒懵懂的孩子们。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夫妇俩深谙此理,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终保持家庭的温馨和睦,力求用良好的家风涵养孩子们的心灵。

“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父亲有写日记的习惯,也喜欢阅读。小时候,我经常看到父亲在埋头写作,他先后出版个人作品集两部,这对我们的学习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刘时粘的小女儿刘宏慧回忆道。

刘时粘这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上进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给孩子们树立了好的榜样,也逐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从一名乡镇卫生院的职工逐步成长为该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县卫生局纪委书记。

“对成绩差的孩子不放弃、不抛弃,而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去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最后终有成功的一天。”谈起家长们常常遇到的这一棘手的育子问题时,刘时粘深有感触地说。

刘时粘长子刘宏达在初中阶段学习不够刻苦,考取了普通高中。刘时粘对他没有放任自流,而是给予更多的关爱。每次从书店回来,刘时粘总是不忘给刘宏达买一些爱看的书籍,并在书的扉页上写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格言警句,让他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发奋读书。

柯爱秋对刘宏达的生活更是关怀备至。柯爱秋每个星期都会专程跑几十里路,给刘宏达送去肉汤补身子。刘宏达十分感动,于是发奋学习,学校宿舍熄灯后仍打着手电筒学习,每天至少比别人多学3个多小时。刘宏达的学习劲头上来了,高中毕业时以全县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永远保持一颗进取心,不要自我满足,是孩子们取得更大进步和走向成功的关键。如果不保持一颗进取心,我家的孩子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在8月28日该县关工委举办的“教子有方”报告会上,刘时粘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

刘时粘的大女儿刘宏英中专毕业后找了份舒适的工作,一时放松了学习。刘时粘发现这一情况后找她谈心,要她继续深造以适应未来时代发展需要。在刘时粘的鼓励下,刘宏英经过8年努力,先后取得了大专和大学文凭。次子刘宏宇大学毕业后找了份不错的工作,自认为满足了,但刘时粘教育他要有长远眼光。后来通过努力,他考取了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现在供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长子刘宏达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在父亲的鼓励下,又获得硕士、博士文凭。

在浓厚的书香家庭氛围熏陶下,刘时粘的大女婿袁群明边工作边学习,取得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博士学位,后又取得博士后学位,现在美国芝加哥某金融机构任电脑软件工程师。大媳妇陈亚军边工作边学习,顺利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过多部专著。

如今,刘时粘的4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但分居在美国、武汉、广州等地。考虑到子女们工作繁忙,家庭缺乏帮手,刘时粘和老伴辗转各个子女家,当起了子女们的“后勤兵”,好让子女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老两口虽闲不下来,但却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文/彭书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