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重要论述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理论指南

胡家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前制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论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和贡献。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能成立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一个不断突破、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主线是对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化。开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我们党对市场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我们党对市场的认识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论断,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这一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世界各国在谋求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必将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涉及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等等,习近平同志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都有重要论述。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同时又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政府职能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清晰划分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同时也指出了二者的有机结合点,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逻辑。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习近平同志对于如何完善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马克思当年在谈到股份制的性质时说:“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可以认为,把以股份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也是经济激励的核心。对于如何完善产权制度,习近平同志指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是对于同等保护不同所有制财产的清晰的表述,必将推动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如何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它们的目标和功能定位,那就是国有资本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而起到国民经济骨架和支撑基础的作用。国有资本还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大自身功能、保值增值和提高竞争力。对于如何促进非公有制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重要价值。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能够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同志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论述构成了我国所有制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为基础。习近平同志强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始终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发展理论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判断和新的发展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

第一,科学判断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直接决定着经济政策的基调和走向,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的着力点。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时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用“新常态”来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014年11月在APEC会议发表演讲时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了系统的论述,指出新常态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同志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述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经济新成长阶段,寻找新增长动力和源泉,制定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南。

第二,将创新提高到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减弱,需要加快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于新成长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习近平同志对创新的论述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三,强调生态文明的价值。人类文明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开始迈向生态文明,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生态文明在习近平同志的理论论述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论,生动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和权衡取舍,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的自身发展,迈向新的文明形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四,强调公平正义和民众对发展利益的分享。公平正义是人类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分享发展利益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这就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贯穿于我国改革发展之中,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新的理论与实践共识。

三、改革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如同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将它作为“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丰富和深化了改革理论。

第一,进一步明晰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的方向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改革目标可以使我们清晰地把握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科学确定改革的优先秩序和具体路径。

第二,凝聚改革动力,克服改革阻力。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大变革、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改革需要有强大的内在推动力,也会遇到顽强的阻力。对于改革的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可见,人民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发展利益的公平分享是改革的内在动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这两个方面积蓄能量,释放动力。随着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必然会遇到强大的阻力,突破改革的阻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使我们树立起了改革必胜的信心。

第三,科学处理好改革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协调配合。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概括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够使改革扎实向前推进,同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