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胜利日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众一心,前进!进!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以牺牲3500万同胞的巨大代价,最终赢得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胜利。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牺牲,那些在国难中慷慨前行的先烈被后人永远铭记和传扬。历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做亡国奴”的最洪亮怒吼,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的铿锵战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坚强不屈,奋勇向前——

迎着晨曦,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每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在这熟悉的旋律中,人们每每热血澎湃,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之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这首歌曲就像战斗号角,唱响了中华民族“不做亡国奴”的最洪亮怒吼,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今天,《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依然撞击心扉,“我们万众一心”的呼唤依然引发深思。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需要物质力量的支撑,更需要精神力量的驱动,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筑成民族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东北大地迅速燃起了民族自卫抗争的烽火,各地抗日义勇军纷纷兴起。不到1年的时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之众。1933年2月起,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大多撤入没有沦陷的热河省改编为抗日联军,继续进行抗日斗争。在抗联艰苦抗战之时,一首歌曲从上海的一座监狱里传出,这是作家田汉为当时的电影《风云儿女》写的一首歌词,由聂耳谱曲,它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聂耳分别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文化艺术界的同志,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以实际行动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1934年,作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者和发起者之一的田汉决定写一部抗日救亡的电影剧本;1935年2月,田汉刚完成故事梗概和主题歌歌词就被捕入狱,之后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这部电影叫《风云儿女》,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当时作为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成员的聂耳主动要求为主题歌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初稿,随后聂耳因躲避追捕在日本完成定稿,寄回国内。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此诞生。歌曲问世两个月后,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不幸溺亡,享年23岁,《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他传世的“绝唱”。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不做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很多人从中获得力量,投身于中华民族的抗战之中。伴随着“一二·九”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义勇军进行曲》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义勇军进行曲》就像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中国人民发出的声音,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国际战歌。

田汉后来在回忆文章中提到:陶行知在埃及金字塔下听到有人唱《义勇军进行曲》,梁思成在美国讲学期间听到美国小孩在脚踏车上吹口哨,吹的也是《义勇军进行曲》。马来西亚的一支抗日队伍,把《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改为“马来西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抗日游击队队歌传唱。美国米高梅公司拍摄了一部根据赛珍珠同名抗战题材小说改编的电影《龙种》,片中也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那激越的旋律。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最强音。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1949年,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工作着手进行。新中国就像一轮红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欲出,呼唤着新国歌的诞生。当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筹备会议第六小组负责拟定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方案。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4个决议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永驻民族心底的奋进之声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义勇军进行曲》最能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不断激发出爱祖国、爱人民、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系统修改的工作被提上日程。从1980年到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收到了各个方面提出的大量意见,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建议将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决定的《义勇军进行曲》恢复为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庄严通过现行宪法的同时,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3年4月和8月,中共中央两次发出通知,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意见。安徽、山东、海南、江苏、陕西等省市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同志都提出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建议在宪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党中央采纳了将国歌写进宪法的建议,2003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如今,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而作为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的《义勇军进行曲》,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其重要的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歌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仁人志士、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以顽强不屈的精神、众志成城战胜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