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暑假,但贵州省息烽县新华社区的杨芳同学,依旧每天下午都准时到“四点半课堂”,同小伙伴一起做作业、玩游戏,很是开心。
“四点半课堂”是息烽县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建的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平台,除了配备必要的文体设施、图书外,还专门针对留守儿童设置了视频聊天角、心理辅导角,长期有志愿者义务从事辅导工作。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息烽县有3万余人常年在外务工,因此有大批留守儿童。
2013年4月,息烽县被全国妇联等部门选定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以此为契机,该县强化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同、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仅让其吃饱穿暖,更从心理塑造、品德培育、信心树立等方面入手,让阳光照进童心,帮助其健康成长。
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界定留守儿童范围,是做好关爱工作的基础。息烽县根据实际,将父母双方到县外务工6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进行抚养与教育,年龄在3至14周岁之间,具有本县农村户籍的儿童,包括因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外出务工和单亲家庭外出务工而留守的儿童纳入关爱服务范围。
息烽县委副书记宋书平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我们调查发现,3岁以下的儿童通常被父母带在身边;15岁以上的儿童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多数已经走出农村”。
在确定标准的基础上,息烽县通过整合卫计、教育、基层村(居)的力量,对全县留守儿童的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和实时跟进,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动态信息系统,并每月定期更新数据,确保无一名留守儿童遗漏。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息烽县还依托乡(镇)、村学校和社区、村(居)委会的办公室,建成一批“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开展关爱工作的阵地。
如何开展关爱工作?息烽县把重点放在了心理辅导和人格塑造上。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若关爱方式不恰当,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息烽县教育局副局长郑传明告诉记者,该县去年把49个“留守儿童之家”统一更名为“阳光少年之家”,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还有“中华经典诵”“多彩贵州美丽家乡”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阳光自信,弥补亲情缺失,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庭”。
记者在黑神庙中学“阳光少年之家”看到,根据心理咨询、图书阅览、文体娱乐、亲情电话等不同功能设置了不同的教室,并有专职教师值守,每天开放。
“这里就跟家里一样,打电话、看书、打球,随时都可以。”虽然面对陌生人还显得有些羞涩,但是该校八年级学生谭倩并不害怕与陌生人交流。
谭倩因过早失去父母,初入校时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教师肖祖靖知晓其情况后,主动与她结成帮扶对子,成了她的“代理妈妈”。学习跟不上,肖祖靖就找成绩好的同学与她结对学习;假期整天关在家里不出门,肖祖靖就到她家辅导学习、陪她聊天。经过肖祖靖的多方努力,谭倩日渐变得开朗起来。
在黑神庙中学,像肖祖靖这样“一对一”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的教师就有82位,覆盖了该校所有留守儿童。
除了教师之外,息烽县的广大干部职工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广泛开展“代理家长”“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社会力量的参与,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工作网络。
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得加快当地经济发展,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
近年来,息烽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去年GDP同比增长16.4%,为扩大就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时,息烽县还成立了农民工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实施“蒲公英计划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个20万”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在息烽县创业政策的吸引下,在外打工多年的西山镇柏香山村民蔡兵回乡办起了养殖场,存栏生猪近500头,但让他最开心的还是两个孩子的转变:“外出打工刚回来时,发现两个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现在变得很开朗。”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回乡就业的外出务工人员也多了起来,留守儿童也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