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唐县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正在紧张施工中。即便如此,每天仍有成百上千的观众到该馆参观。馆长陈玉恩介绍说:“为了全力打造‘白求恩精神’这张特色名片,我们对纪念馆进行展览提升和馆舍修缮,准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藏品丰富,内容翔实,有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200余件。有白求恩当年用过的手术器械、消毒锅、毛油灯;有柯棣华当年使用过的医药箱、医疗用品;有小印华随他母亲郭庆兰去印度访问时,印度总理尼赫鲁赠送的礼品;有柯棣华的房东赵秋珍大娘捐赠的当年柯棣华用过的物品等。这些文物和展品,完整地记录了这两位国际主义战士光辉的生命轨迹,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激励着人们的斗志。
展品中“卢沟桥”手术台十分醒目。陈玉恩介绍说,白求恩注重示范教学,提高学员实际操作技能。1939年夏白求恩在晋察冀卫生学校讲授《野战外科示范课》。刚一上课,白求恩先对护士赵冲说,把“卢沟桥”打开。“卢沟桥”是白求恩为野战手术而设计的一种桥型木架,搭在马背上,一头装药品,一头装器械。护士把“卢沟桥”搬下来,拿出东西,不一会儿,手术台、换药台、器械筒、药瓶车、洗手盆等一一就绪,医生、护士、司药、担架员、记录员各就各位,简易手术室就布置好了。下一步是示范伤员进入手术的过程,伤员从门外抬入、搬动、解绷带、检查伤情、换药、包扎或手术都井然有序。第三步是手术室的撤收,全部用品有条不紊地归位,最后把“卢沟桥”驮到马背上。白求恩大夫教导学员当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技术好,还要时刻准备上前线。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16年,白求恩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于1938年初,率加、美援华医疗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帮助抗日。同年6月,转赴晋察冀军区,担任军区卫生顾问。他不怕艰难,巡回医疗,率队东征,战地救护,卫生检查,编写教材,讲课授技,组建模范医院,创办卫校。他不畏艰苦的生活环境,奔走在崇山峻岭,出入于枪林弹雨,同边区军民并肩战斗。他不辞劳苦,为边区群众送医送药,防病治病,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医疗技术,满腔热忱地为抗日军民服务着。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摩天岭前线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后感染中毒,抢救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病逝于唐县黄石口村。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镇。1936年,在格兰特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37年7月,他志愿报名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远涉重洋,来华援助抗战。1940年6月,柯棣华大夫来到晋察冀边区,任白求恩学校外科教员和白求恩医院第一任院长,在晋察冀留下了数不清的感人故事,被边区军民誉为“第二个白求恩”。他勤奋工作,始终和边区军民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他积极参加战地救护,致力于八路军的医疗工作,对伤员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他和当地人民亲如一家,为老百姓疗伤治病,从不收取报酬,人们亲切地称他“老柯”;他关心政治,注重学习,积极参加党的整风运动,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终因癫痫病反复发作,抢救无效,于1942年12月9日凌晨6时15分在唐县葛公村逝世,年仅32岁。
“虽未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中国人民特别是老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白求恩和柯棣华大夫。为了纪念他们,当年边区军民克服重重困难,于1940年在唐县军城南关为白求恩大夫修建了陵墓;1943年,在白求恩墓的左侧修建了柯棣华墓。
1971年,在唐县县城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1982年改名为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1986年在城北钟鸣山下重建新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为纪念馆题名。建馆以来,先后接待国内外各界人士480余万人次。纪念馆不仅成为向社会大众传播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大课堂,而且还成为社会各界、国际友人追寻白求恩足迹,重走白求恩路的重要节点。年平均接待观众已达30余万人次,并呈逐年递增态势。
70余年过去了,唐县作为白求恩、柯棣华大夫来华后工作、生活、战斗并以身殉职的地方,他们的言行和生命融入了当地军民不屈不挠的抗战洪流中,特别是形成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永远留在了唐县这方热土上。
在参观人群中,记者巧遇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医生赵向辉,他动情地感叹:“通过看图片、察实物、听介绍,再次被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深打动。我本身也是一名医生,一定向白求恩大夫学习,立足岗位,尽职尽责,救死扶伤,把解除病患者的痛苦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做新时期白求恩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