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科技和财经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原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因病于2015年7月31日23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张劲夫同志,原名张世德,1914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曾就读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他青年时代追求进步,1934年秋在上海参加党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任上海国难教育社党团成员、上海战区战地特支委员。1938年春起,历任中共安徽省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中共鄂豫皖区委常委、民运部部长,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书记,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江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四旅政治委员,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其间,他贯彻中央“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方针,在皖西大别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半塔保卫战”,建立党领导的第一个华中抗日根据地。他奉命带领部队主力打过南三河,为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牵制敌军,迎接、配合陈(毅)粟(裕)大军过长江作出了贡献。1944年冬到华中党校(后改为华中建设大学)学习,结业后留校任副校长。1945年至1949年,任鲁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共鲁南区第二地委书记,鲁南、鲁中南行政公署副主任。他组织发动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参军支前运动,为前线提供了大量人力、财力,有力地保障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1949年5月起,张劲夫同志历任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浙江省委常委兼省财委主任,主要负责财经、接管城市和恢复国民经济等工作。他结合浙江省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恢复发展工业;他倡导建设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麻纺厂,兴修水电站、化肥厂,促进了生产发展。在省委的领导下,他积极做好私营工商业者的工作,稳定了物价,保证了供应,推动了浙江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秋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管财贸和市场工作。他坚决执行中央的财经政策,恢复和巩固了华东地区国民经济发展。1954年9月调中央工作,任地方工业部副部长。1955年1月任地方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1956年5月,张劲夫同志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主持中国科学院日常工作。1962年10月兼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他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十年,是中国科学院大发展时期,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十年间,中国科学院发展成为拥有110多个研究所、职工总数6万余人的大型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制度,形成了学科齐全的科技布局,开创了中国尖端技术多个第一,为我国技术进步、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间,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这个规划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58年,在党中央的领导和部署下,他领导中国科学院围绕“两弹一星”承担和展开了一批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工作。作为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工作的总负责人,他注重加强中国科学院与国防部门、工业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协作,创造了组织大型科研项目协力攻关的宝贵经验。他十分关心、尊重和保护知识分子,在反右运动中,向中央建议对自然科学家采取保护措施,保护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专家。1961年,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党组会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联合制定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为我国科技政策和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他呕心沥血,虚怀若谷,清正廉洁,鞠躬尽瘁,赢得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由衷敬佩和爱戴。
“文化大革命”中,张劲夫同志受到迫害,他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进行了顽强斗争,被下放劳动改造。他在逆境中乐观豁达,意志坚定。1974年10月恢复工作后,任国务院联络员,帮助铁道部解决交通阻塞问题。
1975年1月,张劲夫同志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他上任后,配合邓小平同志开展的全面整顿,集中精力狠抓机构、思想、财政业务整顿,恢复财政工作正常秩序。同时,改革管理手段,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他审时度势,积极组织税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并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努力扩大财税规模。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财政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组织制定了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工商税制等大量重要财税政策、制度。为加快适应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他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省区市一级的财政作用,充分调动了地方财政的积极性。1978年财政收入比1974年增加300多亿元,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财政基础。他积极扩大财经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对外开放。1979年3月和6月他分别兼任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在担任财政部领导期间,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自觉维护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团结,坚决反对机关化、衙门化作风,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
1979年12月,张劲夫同志任安徽省委第二书记并当选为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1980年3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安徽省工作期间,他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改革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加强学习,改进领导,勤奋工作,履职尽责,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团结。他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大力推进农村改革,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把这种形式扩展到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他强调把林业放到和农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稳定山林权,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围绕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联系安徽实际,他提出了“基建要下、生产要上、开支要减、财政要平、物价要稳、市场要活”的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积极推行企业经济责任制,加大流通领域改革力度,搞活市场,稳定物价,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他高度重视发展工业,提出了“全省都要大力抓工业,学上海、学沿海,尽快把安徽工业生产搞上去”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重点和工作举措,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他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改进作风,轻车简从,经常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了解民情。他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大事来抓,不断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982年5月,张劲夫同志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党组书记,1983年7月至1989年7月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在主持国家经委工作中,他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和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任国务委员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期间,他协助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抓财经工作,参与制定若干重大经济决策,在计划体制、财政税收体制、商业体制、外贸体制等重大改革工作以及制定国家“七五”计划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较早提出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思想,牵头研究外汇管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对外贸易的战略、方针、政策。他非常重视外贸事业,提出要加快我国外贸发展,坚持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并重,提高国际竞争力。他积极推动落实了我国从欧洲、美国、日本等引进一批重大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他坚决贯彻中央确定的重大经济政策,注重把握好货币发行的节奏,调控信贷规模,推动加强物价管理工作,整顿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违规企业,抑制通货膨胀。1983年9月,他兼任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成员,主持常务工作。1985年兼任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席。他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开发海外华人资源,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活动,推动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是我国新时期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劲夫同志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是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是政协第三届、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劲夫同志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决拥护党中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他党性强,顾全大局,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深入细致,重视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他作风民主,宽厚待人,团结同志,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和爱护干部。他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生活俭朴,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张劲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张劲夫同志永垂不朽!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