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电力工程公司电缆专业首席工程师张文新:
“书生”电工善创新
本报记者 佘 颖
张文新(中)在施工现场开展创新课题攻关。(资料图片)

圆脸、浓眉、一说话总爱皱眉头——安全帽下的张文新一脸严肃,他是北京电力工程公司电缆专业的首席工程师。“我跟电缆电线打了20多年交道,知道这项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张文新整了整制服上并不明显的褶,又整理了一下扣得结结实实的袖口,接着给徒弟们讲解施工要点。

别看张文新现在是“主讲人”,20多年前,他也是个拿着笔和小本、围着老师傅认真记录的小徒弟。

1988年7月,20岁出头的张文新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供电局工程处(现北京电力工程公司)电缆一班实习。

满腹理论的张文新第一次来到电缆施工现场就傻了眼,看着工人师傅们挖电缆沟、扯线缆,一会儿就能完工,他满脑子的公式、数字竟然派不上用场,挨了老师傅们好一顿笑话。于是,他挽起袖子从头学起,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挖电缆沟、人力牵引敷设电缆、生火烧沥青膏子……这个工人师傅们眼中的“书生”,慢慢变成了一名利落干练的电缆工人。

“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张文新不光有文化,还勇于创新。他一边干活,一边观察,琢磨着如何能优化工作流程。在对电缆废品进行处理时,张文新发现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他试着在电缆输送机上装上刀片,可自动将电缆皮剥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张文新的第一个技术发明,也是他创新之路的起点。

“对我而言,创新既是工作需要,也是一个倔犟的誓言。”张文新记得,1999年,国内高压变联电缆业务刚刚起步,北京市知春路至西便门的220千伏电缆发生外力破坏故障,以当时国内的技术条件还不能独立解决,只能请外国专家出马。

张文新憋着一口气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电缆安装技术彻底摆脱对外国专家的依赖。

他跟同事一起研制出110千伏电缆鉴定装置,填补了国内不能准确鉴定单芯电缆的空白;ERC-8016绝缘树脂在油纸电缆接头中的应用,解决了油纸绝缘电缆接头在不能用火场所施工的难题……几年下来,张文新成了公司里的创新能手。

2010年8月,以张文新名字命名的“北京电力工程公司张文新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了,他继续带领工作室成员进行创新探索。

2011年,公司承建了1000千伏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第17A标段。该标段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施工沿线地貌均为鱼塘和稻田,施工难度很大。为提高施工质量,张文新创新工作室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在基础施工中采用PVC材质的倒角器,实现了倒角一次成型,光滑平顺无气泡;根据土质特点采取中心桩保护,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中心桩的扰动,保证了基础施工控制数据准确。

北京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对电网建设品质提出更高标准。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滚杠运输GIS组合电器对土建成品破坏性非常大,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张文新带领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发明了“组合电器运输气垫”、“应力锥内表面质量检测内窥镜”等多项施工创新成果和技术专利,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艺品质。

4年多来,工作室共有50项技术创新,其中48项创新成果已经运用到施工生产中,1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如今张文新创新工作室已有成员30余人,分别在送电、变电、电缆等不同专业发动职工开展创新活动。工作室先后荣获“北京市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国家级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称号,张文新也先后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张文新从未满足,他说,“工作要有水滴般的品质。起步时有着滴水穿石的坚韧,技术研发时有着静水深流的沉稳,创新时有着波涛澎湃的魄力,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