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皮核桃林一眼望不到头,树下柴鸡、白鹅悠闲觅食,核桃林旁的人工湖内锦鳞闪闪……盛夏时节,全国薄皮核桃标准化示范区——河北省临城县绿岭核桃种植基地里,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
可谁能想到,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乱石堆积、杂草丛生的荒岗野岭。是绿岭公司的创始人高胜福带领一群拓荒者发扬愚公精神,书写了这一现实神话。如今的绿岭公司已经成为拥有优质薄皮核桃苗圃16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5万亩,合作基地20万亩,同时建成全国唯一核桃全产业链产品深加工项目的龙头企业。临城百姓送给高胜福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核桃哥”。
荒山创业 造福桑梓
“十几年前,当我们挖沟填土,栽下第一批核桃幼苗的时候,从未想过这是一个产业的开端,也未曾想到创业的道路如此艰辛。”回想过去,那火热的创业岁月浮现在高胜福的眼前。
1999年初,高胜福放弃在机关的工作,回到临城老家集资300多万元,合伙承包了鸭鸽营乡的3500亩荒山岗。那个地方叫狐子沟,一无土二无水,地质学上称这种地貌为洪水冲积多砾石岗地,地表无森林涵蓄,下场雨就都顺着狐子沟流走了。在这种条件下植树造林,困难可想而知。绿岭拓荒者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们组织专家实测了20多个土壤剖面,最终确定种植薄皮核桃。
一场战胜自然的战役在狐子沟打响了:一是寻找水源,二是开沟换土改善土质。为方便工作、节省时间,高胜福同工人们一起在工地搭起简易窝棚住了下来。白天,勘探打井,抬石头、挖胶泥、运泥土;晚上,不顾疲惫,坐在工地的石头上学习核桃种植管理知识,一干就是大半年。在连续打了十多眼井都失败后,他们终于成功打出1眼有水的井,并挖掘运输土石方50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方堆成宽1米、高1米的大坝,长度可达20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距离。紧接着,他们又将挖土留下的大坑建成可容纳20万立方米水的人工水库,用挖出的砂石修建4个拦水大坝,截留雨水和引来上游水,为核桃树的生长提供了保障。
临城的夏季温度可达39℃,冬季可达-20℃。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居住在山坡上的简易窝棚中,无疑需要过人毅力。“高总与我们一样,在这里一住4年。当时有些一起创业的人由于条件艰苦,都选择了退出。”当年与高胜福一起创业的绿岭公司的技术人员靳春秋说,“我们当时只有二十五、六岁,一天忙下来,都感觉吃不消。当时40多岁的高总是来自机关的干部,艰苦的工作搞得他又黑又瘦,手上总是布满一些横七竖八的血痕,可他却以非常乐观自信的精神感染着我们年轻人,于是我们都选择了坚持。”
有志者事竟成。突破艰难险阻,高胜福从美国引进17个核桃品种,从山东、新疆、河南等地引进13个品种,在试种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良好苗头的品种,研究其优化栽培技术。经过5年多的选育和研究,终于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
此后,绿岭又成立了100多人的技术团队,在果树管理标准化、果树灌溉节水化、果树施肥有机化等方面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形成了林间种草、草中养鸡、鸡粪入沼气池、沼渣还田的“树、草、牧、沼”四位一体的立体循环种养模式。
2010年,大获成功的绿岭投资3.2亿元建设了核桃深加工企业——绿岭庄园。“核桃全身都是宝,核桃壳可以做活性炭,核桃仁可以做核桃露,提炼完核桃油还能做核桃粉。”在公司展厅里,高胜福指着展架上的各种核桃产品说,“目前,公司研发的核桃深加工产品有核桃乳、核桃油等6大类20多个产品。”
今年5月,绿岭投资建设的世外桃源生态旅游园区开园。整个园区占地1.5万余亩,以“薄皮核桃、生态观光”为主题,设有绿色农业开发区、采摘区、无公害畜禽饲养区、休闲垂钓区、观光旅游区、游客膳食区6个主要旅游区域,推动绿岭实现了一、二、三产协同经营,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
农业产业是造福桑梓的产业,由于绿岭公司的崛起,临城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变,还带动了全县劳动力转移和财政税收的增加。目前,绿岭有500多名正式员工,每年季节性雇佣周边群众约10万人次到企业打工,且多为50岁至70岁的农民。
心系乡邻 送富上门
2015年初,临城县槐树庄村村民赵振龙盘点去年的收获后欣喜地发现,全家去年收入超过10多万元。在这些收入中,仅出售薄皮核桃就达到9万元,赵振龙感慨地说,“没有绿岭公司帮助,俺家哪有今天的富裕生活。”
绿岭公司种植环节负责人刘丽英介绍说,“赵振龙家原来种有大片笨核桃,收入甚微。他得知绿岭公司正在以‘公司+农户’模式带领百姓致富时,找上门来要求帮扶。”董事长高胜福当即召开专门会议,认为槐树庄村是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村民除了外出打工,没有其他收入。公司无偿帮扶赵振龙一户,可以作为示范户,以带动其他农户发展核桃种植,实现脱贫。于是,绿岭公司免费帮助赵振龙改接优质薄皮核桃400亩,仅此一项,就让他节省费用2万多元。如今,赵振龙的核桃树大都进入盛果期。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多年来,绿岭公司充分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纽带的利益共享联结机制。2008年,绿岭公司联合80家农户成立了惠农合作社,绿岭提供技术,农户以核桃园入股,采用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生产经营模式,统一经营4000亩核桃基地。“统一管理可以帮助农户节省成本约15%,销售价格提高约10%。核桃原果生产亩投入约2700元,进入盛果期后,亩产核桃干果200至250公斤,纯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每户增收约5000元。”绿岭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康说,“公司还为农户统一采购有机肥、地膜等农用物资,价格比市场价低15%左右,为农户节省了成本,十几年来,共为农户节省成本约600万元。”
在绿岭公司带动下,一大批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成立,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变身为合作社产业工人。公司向合作社、农户供应优质核桃苗,免费提供一整套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目前,仅临城一县核桃总面积就达30多万亩;带动辐射项目区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专业合作社75家,500亩以上片区49个,吸纳全县30%的劳动力和50%的流转土地,带动农户4万多户,户年均增收约2600元。
利益共享 回馈社会
“10年前,俺8亩地一年收入也就三四千元,妻子身体不好,两个孩子又在上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进入绿岭承包果林后,日子就像做梦一样全变了。”临城县西羊泉村村民赵换祥感叹道。他说,承包了绿岭公司的一个50亩核桃生态种植养殖小区后,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每年除了公司给的经营管理费,林下种植养殖也能有收入,去年收入了17万元。如今,家里盖了新房,买了轿车,存款也越来越多。在临城乃至整个绿岭产业辐射区,像赵换祥这样受惠于绿岭回馈社会行动的农民比比皆是。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企业和农民是一个共同体,企业只有紧紧依靠农民才能发展壮大,只有他们好,企业才能更好。让企业发展成果与农民与社会共享,是每一个良心企业职责所在。”高胜福说。为此,绿岭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惠民承包、托市收购、专项基金帮扶等。
惠民承包,是在核桃种植基地,将果林以50至60亩为单元划分园区,设立30多个生态种养小区,让一些没有投资的困难农户进行承包经营,使农户除了在负责本单元核桃树和苜蓿管理,挣得公司的劳务费外,还可依托“树、草、牧、沼”四位一体的种养模式,独自获取林下养殖种植收益。目前,已有350多户农户在公司承包小区,收入多者每年能达到20多万元。
托市收购,是绿岭公司对参加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实行优惠收购政策,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变化,绿岭公司总会以高出市场价0.2元的价格收购当地老百姓种植的核桃。
专项基金帮扶,是绿岭公司每销售一箱绿岭核桃乳,便提取0.6元用于建立绿色帮扶基金,进行社会公益活动。2002年以来,绿岭公司的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达千万元:帮扶都丰村、水南寺村修建乡村公路;帮助60多名贫困山区的学生完成了学业……2014年3月,高胜福得知,贫困山村后敖峪村需要果树苗,就连夜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利用绿岭核桃产业专项基金捐赠2500棵核桃树苗,并选派技术人员前往指导栽种。
企业关爱社会,社会支持企业。如今,绿岭公司已经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高胜福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产品销售非常火爆,二、三期深加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解决邢台市‘百里百万亩核桃产业带’所产核桃的销售问题,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可实现年销售额20亿元,利税1.6亿元。到那时,企业对社会的带动效益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