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国乳业近年来从产品结构方面还有待调整,出现产品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整体已进入“平台”发展期,不会有大幅度增长
据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5年二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为97.0,与上季度基本持平。从具体指标来看,与一季度相比,乳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有所上升;税金总额、从业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有所下降。
从行业运行状况来看,2015年1至5月,乳制品行业总产量同比略增1.75%。其中,液体乳同比增长0.8%,乳粉同比下降3.88%,稀奶油、炼乳以及深加工产品等其他乳制品产量同比有所上升。因此,在液态奶产量微增、奶粉产量下降的形势下,其他乳品产量的提升导致乳制品总产量依旧略有增长。
从产品结构细分来看,1至5月份,全国31个省份中,液体乳产量为负增长的有11个省份,持平的有2个。通常来看,液体乳消费群比较固定,一般不会倾向进口产品,因此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11个省份出现负增长充分说明消费市场拉动力不足。1至5月份,全国3个乳粉生产大省中,占全国乳粉产量三分之一的黑龙江省产量同比下降8.69%,内蒙古同比下降24.67%,陕西省因羊奶粉销售形势比较好,产量同比增长11.41%。
从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受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影响,今年1至5月份,乳制品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47%,高于生产和销售收入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进口原料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企业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7月份最近一批新西兰进口原料奶价格为1840美元一吨,而国产原料奶近3万元一吨,差距依然很大。
消费市场拉动力不足的另一个标志是,今年乳制品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处于下降趋势。1至5月份,全脂粉进口量同比下降49.17%,仅31万吨,从而导致进口奶粉价格下降;乳清粉进口同比下降4%,作为婴幼儿乳粉的生产原料,乳清粉进口一般不会减少,这说明目前国内婴幼儿乳粉生产量有所减少,但仍继续保持稳定状态;液体乳进口同比增长20.88%,虽然高于其他乳制品进口同比增速,但和过去相比增速有所降低。
目前,从各地反应来看,原料奶价格仍处于低位。“卖奶难”反映出企业的生产增长缓慢,市场销售不佳。我们认为,中国乳业近年来从产品结构方面还有待调整,出现产品结构性产能过剩,中国乳业已进入“平台”发展时期,不会有大幅度增长。
近年来,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明显,在“平台”期,中国乳制品加工企业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大力发展自有奶源,加工企业与奶农和奶牛场应该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第二,加大奶业纵向联合,加工企业应和养殖业一起度过“平台”期。目前,发展自有奶源不仅是从质量安全角度考虑,更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考虑。在整个产业链上,加工和养殖互补可以降低风险。第三,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尽快从过去的基地型奶粉企业向液态奶企业转变,城市型企业应该大力发展巴氏奶。第四,从区域布局上来看,生产企业应该因地制宜向销售区转移,同时增加产品种类,以应对外界冲击。第五,销售模式上要有创新和改变,过去的渠道模式推高了成本价格,降低了利润和消费者购买力,现在应推进费用低、回款快的互联网销售模式。此外,生产低温日销产品的企业应大力发展送货上门服务,增加企业效益。第六,中国乳业要逐步融入世界,到资源优势国家发展。从目前一些企业的经验看,效果非常好,从整个产业链上融入,将成为中国乳业发展的重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