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田治污要算大账
黄俊毅

治理农田白色污染,虽然难度大、工作繁琐、耗资巨大,但无论花多大代价都值得。这是记者在宁夏旱区采访后的切身体会。

就拿固原市原州区来说,今年仅残膜回收利用补贴方面,财政就安排了专项资金200万元。补贴只是鼓励性的补偿,在实际投入中,往往只能占很小的比例。如果将近几年原州全社会在白色污染治理上的投入累计起来,总数恐怕有好几亿元。对只有20多万人口、地瘠民贫的西部贫困小县区而言,这笔费用实在过于高昂。重担虽重,仍要挑起。

但是,这副担子挑得值。简单讲,治理好农膜白色污染,农田可以稳产高产。当地一位种田大户说,因残膜过多,与前几年相比,他种的田平均减产30%以上,每年亩均损失三四百元。原州区覆膜农田共有约92万亩,解决好白色污染问题,直接经济效益将相当可观。

我们脚下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土地,默默地为我们奉献衣食,世世代代,无穷无尽。所以,治理农田白色污染,不仅着眼当下,更是捍卫子孙后代赖以活命的耕地,这笔大账、长远账必须要算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