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剧《沙湾往事》中,高亢激昂的《赛龙夺锦》演奏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
铮铮铁骨
□ 郑 杨
国恨家仇化作何柳年的创作力量,一曲《赛龙夺锦》终于完成。
1938年,日军铁蹄踏入广州。沙湾三稔厅内,何柳年与何少岩用广东音乐与日军大佐对抗。
手中的英歌棒铿锵有力,大家齐心协力敲击对抗外敌的决心。
何柳年大婚之日,宾客满座,各路音乐高手斗琴助兴。

如何用舞剧这种不说话的语言形式讲述抗战岁月,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看来,是“既令人期待,又让人担忧的选择”。

舞剧《沙湾往事》取得了成功。这部由广东歌舞剧院打造的原创舞剧自去年10月在广州首演以来,迄今已在全国各地为近6万名观众演出40场,首轮巡演的上座率平均近95%,好评如潮。

这部震撼观众的舞剧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用编剧唐栋的话来说,就是以“何氏三杰”等广东音乐人为原型,讲述铮铮铁骨的广东音乐人在抗战岁月中,满怀对音乐的一片痴情,以家国天下为怀,以民族大义为重,从民间生活汲取营养,创作传世名曲《赛龙夺锦》的故事。

上世纪30年代,音乐之乡沙湾古镇,乐人荟萃的三稔厅。何柳年与许春伶因音乐相知相爱,在翩翩的双人舞中,用一把高胡寄托深情。然而,何父临终前却将潘红英定亲于他,并嘱托他继续完成乐曲《赛龙夺锦》……

何柳年难违父命,与潘红英拜堂成婚。许春伶伤心欲绝,将高胡还给何柳年。她却不知,何柳年的堂弟何少岩一直暗恋着她。

为整理、创作《赛龙夺锦》,何柳年带着何少岩到民间采风。一曲《雨打芭蕉》,演奏出何柳年对许春伶的思念。两人在花园里意外相遇,却被何少岩和潘红英撞见,各种谴责接踵而至……

日寇入侵的铁蹄震响,惊醒了这群沉浸于个人情感痛苦中的年轻人。他们同时放下私情,重新担起父辈嘱托,将《赛龙夺锦》作为同仇敌忾抗争日寇的象征,加紧整理、创作。

1938年,占领广州的日寇逼迫许父带路来到三稔厅。狂热爱好音乐的日军大佐命令何柳年演奏一曲广东音乐供其欣赏,何柳年与何少岩用《赛龙夺锦》宣泄满腔悲愤。随着鼓槌重重敲打下去,日军大佐感受到了音乐中的反抗情绪,大怒。随即,三稔厅枪声大作,日寇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日军大佐威逼何柳年为他演奏广东器乐,何柳年誓死不从。何少岩与抗日自卫队将何柳年救出,两人逃到一间庙宇,与许春伶意外相遇。国恨家仇,化作何柳年的创作力量,两代人薪火相传的《赛龙夺锦》终于完成。

波涛之上,龙舟竞渡,参与抗战的人们拿起岭南英歌棒起舞,高亢激昂的《赛龙夺锦》演奏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

“《沙湾往事》是近年来舞剧创作中最成功的一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编剧刘星在观看该剧后激动地评价。他认为,《沙湾往事》说的是往事,但是每一个观剧的人都会置身其中,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同悲欢共离合。听雨打芭蕉心静如水,看山河涂炭心急如焚,同胞罹难我们的心在流血,沙湾在反抗,我们好像也奔腾在那个洪流之中,这种跨越时空的民族传承,这种不分古今的家国情怀,就是《沙湾往事》的伟大现实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