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藏族作家意西泽仁的女儿意娜独自到北京开始大学生活,意西泽仁选择用书信的方式和女儿进行联系。短短两年,父女之间就写了百余封家书,或论学习、或谈思想,记录着家庭成长,传承着优良家风,传递着幸福温馨。
意娜很小的时候,父女之间就开始了家书传递。“第一封是她写给我们的,那时她只有4岁。”意西泽仁回忆,当年他在四川凉山筹备一次文学笔会,妻子托朋友带来了女儿写来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您好吗?我好想您,您开完会就回来呀。”年幼的女儿写的这封短信,让意西泽仁颇为感动。在女儿的成长中,他和妻子一直寻找和女儿如朋友般相处的道路。
意西泽仁和妻子非常重视培养女儿的学习能力。下班后,他们常常带小意娜去图书馆看书,学习书法和绘画。在父母的鼓励下,意娜画画、写诗、作文样样都喜欢,9岁前就已经在报刊上发表100多件原创作品。
“父母从来不给我过多的学习压力,鼓励我课余创作,并不是要我将来当什么‘家’,只是希望我提高综合素养和审美意识。”意娜说。在她的印象中,高大的父亲总是在伏案读书写作,“所以我也喜欢趴在茶几上写字画画,然后得意地拿给他看。爸爸总是惊呼‘我的宝贝女儿,你真是个天才小画家啊’。妈妈也从厨房里跑出来,一边擦着手,一边拿过我涂写的东西,脸上都是欣慰的笑……”
意娜9岁那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父亲把她从北京领回的奖章和证书全都放进箱子里,还婉拒了不少想请她去作报告的学校。“父亲说,从小就要学会如何告别荣誉,这样既不会骄傲,也不会有压力,才能轻松地学习和玩耍。”
2000年,意娜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在送走爸妈后,我在宿舍枕头下发现一张叠起来的A4纸,打开一看,居然是爸爸写给我的信,信中希望我以后把父母当成朋友,时常说说心里话。”此后,父女之间开始了频繁的家书联系。
“艰苦和磨难是一笔财富”、“文学创作要有想象力”、“找到最佳的激励因素”、“一份多余的《回家须知》”、“告别过去的荣誉环境”、“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朋友”……从分享学习经验到人生观的探讨,再到父母对女儿的细致叮嘱,一封封来自千里之外的家书,让在外求学的意娜感受到家的温馨。意西泽仁在新书《雪融斋笔谈》中,将部分“父女家书”收入其中,浓浓亲情,感人至深。
“在我看来,学习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打好基础,二是掌握最佳的方法。”意西泽仁认为,为学如筑金字塔,基底广博方能高大。他给女儿提出很多小建议:要整理笔记和建立读书卡片,以便更好地积累资料;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广泛阅读;在读文学名著的间隙,还要穿插读些美学、人类文化学、知识经济等书籍。
意娜已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如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秘书长。
随着生活半径的扩大,意娜开始带父母环游世界,一家人已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年的一封封家书让我在千山万水之外感受到了家的温馨。现在的一次次旅行,又让我深刻感悟到,不管走到哪里,我永远都在自己的家里,因为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意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