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扶贫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刘忠诚

让群众作主,而不是替群众作主,特别适宜于扶贫工作,因为最终脱贫致富要靠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但多年来,我们各级干部习惯于大包大揽、包办代替,有的甚至搞强迫命令,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随之而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没有群众观念,没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贫困群众最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精准扶贫必须到户到人。各家各户致贫原因不尽相同,发展特色产业,有的适合养牛、有的适合养羊、有的适合养鸡。我们搞精准扶贫首先要尊重群众这种差异化要求,实行差异化扶持。最近在一个贫困村调研时了解到,去年上级给这个村45万元扶贫资金,旗里统一给54户贫困户盖了牛棚,我走访了3户贫困户发现,第一户棚里养牛,第二户养羊,第三户养鸡。盖得都是牛棚,养得却各不相同。由此想到,我们扶贫项目的决定权、资金使用权还是由干部作主,而不是群众自己作主。如果由群众自己作主,一定是养牛盖牛棚、养羊盖羊圈、养鸡盖鸡舍,这才叫“一户一法”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是精准的扶贫。长期以来,财政扶贫资金无偿使用,既无法满足扶贫攻坚的需要,也弊端多多。农村有句俗话:不花钱的营生不心疼。过去我们的扶贫资金怎么用,政府定项目,扶贫部门实施项目,贫困群众没有决定权,也没有参与权,项目实施好坏与自己无关,群众更没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即便是政府给几只扶贫羊,也是白给的,养好养孬不关心。对此我认为,生产经营项目一定要由无偿变有偿,否则,扶贫资金白给就等于白扔。内蒙古自治区实施金融扶贫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从去年初到今年年中,全区累计发放扶贫贷款相当于过去5年国家和自治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的总和。而且,资金的使用权、项目决定权完全由贷款户自己决定,扶贫资金怎么用贫困户自己说了算,真正实现了我贷款、我还款、我决定。这一重大创新使扶贫开发的方式由“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资金使用由无偿变为有偿,扶贫动力也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