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的温度
陈 力

扶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形势逼人。或许还有人对2300元的扶贫新标准没有信心,或许还有人囿于一时的困难缩手缩脚,而内蒙古自治区自我加压上调全区贫困线标准,农民2600元,牧民3100元;自我加压前调脱贫期限,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为此,38名省级干部包联了全区38个贫困旗县。

有的家庭因学致贫,也有的孩子因贫失学。内蒙古自治区为每个低保家庭大学生每年发放1万元就学补助,并一次性把四年或三年的补助补贴到位。家长们长出一口气,不再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了。学子眼含热泪给政府写信感谢。

许多农牧民家处高寒地带,每逢严冬,以秸秆和牛粪取暖,前半夜尚可,到了后半夜冻得牙齿打颤。内蒙古自治区为每个低收入农牧户发放一吨取暖煤。而这笔支出,是从“三公”经费里压减出来的;这些煤炭,是从经营困难的煤炭企业里团购的……

一件件、一桩桩安民心、得民心的实事好事,传递着内蒙古自治区在扶贫工作中的温度。正是有了这温度,才有了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质量和工作进度走在全国前列,才有了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的精准,才有了在全区11119个行政村延伸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十个全覆盖”,才有了金融扶贫的创新举措。也正是这些作风转变、机制创新,才使更多的笑容绽放在贫困群众的脸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