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适应形势发展 创新打造全媒队伍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综述之人才之变

在全球互联网迅猛发展、传统媒体普遍受到冲击的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如何在融合发展中实现人才的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媒体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从我国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的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不难发现,建设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新的传播业态、信得过、用得上的媒体人才队伍,是建成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的关键因素。

转型:一场必须接受的“挑战”

2014年夏天,在对巴西世界杯的报道中,新华社推出一份“新华国际·世界杯专刊”的全媒体日刊,充分整合了新华社在32个参赛国一线记者的优势,集中采集到大量全原创内容,后方编辑同时灵活运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征募写手英雄帖发布,与32支参赛国分社记者实时互动,推出了综合文、图、视频和新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成功吸引大量受众参与投票和话题讨论。

中国日报社对原编辑大厅进行彻底改造,借鉴国外媒体机构的做法,建设“辐射型”办公区:办公区中心是报纸各版主编、网站主编、社交媒体主编,每个主编的座位向外“辐射”其所管辖的部门。各主编坐在一起,随时交流选题、即时沟通、统一调度。同时由于其管辖部门近在咫尺,又方便了主编与编辑、记者直接交流。

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真正意义的媒体融合不会再区分谁是纸媒人,谁是电视人,谁是网站人,在新闻单位内部只有融合的体制和扁平化的结构才能去除不同媒介或同一媒体不同部门间的利益与认同隔阂,从而把资源用足,把人用好。

提升:激活传统媒体“存量人才”能量

在新型媒体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纷纷从管理上积极适应这一形式,通过培训、招聘、考核等方式激活媒体从业人员运用全媒体手段进行采编工作的能量。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全台范围内举办全媒体技术系列培训班、视频业务轮训班、网络非线性编辑系统轮训班。编播队伍开展“一专多能”技能培养,掌握摄影、摄像、音频、简单网页制作、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媒介融合新闻产品的编辑与制作等多种能力,建设能进行采、编、播、译各种工作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

也有不少媒体用考核等方式倒逼记者实现转型。中国日报社改进了采编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网络供稿数量、稿件点击率等网络指标纳入报纸记者绩效考核体系,从根本上强化了采编人员的“新媒体意识”。

探索:寻求全媒人才队伍建设的“突破口”

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传统媒体而言,技术制作环节已不像过去被认为是“辅助性”工种,从现代媒体传播形态变化和吸引力来看,这部分人才的作用逐步加强。现在急需既了解新闻传播规律,又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传播的人才。

一些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反映,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不是设备、大楼等硬件设施,甚至不是资金,根本的还是队伍建设和人才问题——一方面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骨干不断流失,另一方面主流媒体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媒体的技术和业务骨干难以为继。

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人才问题?

上海报业集团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去年以来,上报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和办报特色对每张报纸进行综合评判,在“关、停、并、转”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在“精、联、创、合”上下功夫,改革后,不仅内部权责更加明晰、结构更加合理,员工的精神状态也为之一振。

“传统媒体转型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产品,更不能指望‘在旧楼里拆东墙补西墙’,转型需要整个系统的改造,必须实现增量拓展。”上报集团党委书记裘新说。

文/新华社记者 崔清新

(据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