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贡献 释放中国诚意
李红光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中国于6月30日提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这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贡献。这份文件,既包括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又包括实施路径和政策、立法、体制机制等具体措施,具有丰富内涵,再次彰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态度,将在全球范围内释放出正能量。

长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变化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质升级,逐渐摸索出一条拓宽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可以顺利完成。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已经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国际能源署今年6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2014年与能源有关的碳排放量减少约1.3亿吨,比2013年减少1.5%。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认为,2014年中国在保证经济增长7%左右的情况下成功减少碳排放量,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尽管如此,中国政府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主动提出了反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大努力的国家自主贡献,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中国提出的达峰目标,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的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以推动发达国家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家采取切实可行的减排行动,使得全球2020年至2030年期间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中国的自主贡献还处处体现出力度。按实现峰值的发展阶段比较,中国实现峰值比发达国家早,人均排放水平低;按不同时期的碳强度指标比较,中国碳强度下降率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要快;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比较,中国的增长量更大。如此有力度的自主贡献,不仅体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态度,而且体现了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去年以来,中国还分别与美国、巴西、印度、欧盟等发布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展望各自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目标行动,并宣布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展现出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建设性姿态。

目前,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强制性量化安排的协议只有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其第二承诺期将于2020年到期。按照计划,一项新的全球协议将于今年年底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成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依据。可以说,新协议的达成与否,将直接影响2020年后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根据谈判进程,新协议已经进入攻坚时刻,此时中国展现出最大的诚意,提出自己最大力度的行动目标,将为巴黎会议达成新的气候协议注入信心和动力。

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所说,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也正用实际行动表明愿意与各方一道携手努力推动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一个全面、平衡、有力度的协议,从而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开辟新前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