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现代农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内乡县:
“秸秆掮客”活跃在田间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崔 鹏

“老乡,你家这麦秸还要不要?”

“不要了,又费事又占地。”

“不要的话,我们就拉走了。”

近日,在河南内乡县湍东镇庞营村的田地里,玉米刚刚长出4指高,田埂地头上仍然堆放着不少麦秸,村民庞国忍夫妻二人开着拖拉机来到地边收麦秸,村民们想都没想就让他们拉走了。

从5月底,庞国忍夫妻就起早贪黑在周边的麦田里忙活,忙着回收农民们丢弃不要或不方便处理的麦秸,然后拉到城郊的一家大型造纸厂出售。

如今,在河南不少乡镇都出现了像庞国忍夫妻这样的“秸秆掮客”,这支队伍由小变大,目前仅内乡县就有超过300多农民从事这项工作。这些人多为农村闲散劳动力,他们瞄准市场商机,对田间丢弃的秸秆和农民们愿意出售的秸秆进行清运回收。为招揽生意,一些“秸秆掮客”还推出了免费打麦服务,在指定地点摆放出打麦机,农民们只要把收割好的小麦拉来,就免费打麦,只需留下秸秆就可以。

“一吨麦秸能卖200元左右,我们俩人一天能收三四吨,这20多天挣了1万多元。这几天天气热,确实辛苦,但收入还不错。”庞国忍算了一笔账。

与庞国忍夫妻的小打小闹不同,内乡县师岗镇的吕善恒投资10多万元,购买了专业设备,租赁了场地,建了秸秆储存点。“我今年与华航木易木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专门购置了打捆机、拖拉机等设备。”吕善恒说,“打捆机一天能收20多吨麦秸,比手工强多了,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收了150多吨麦秸,这一季收入4万多元没问题。”

回收来的秸秆,“秸秆掮客”们自有妙用。“麦秸的用处可大了,可以作为生产原料出售给造纸厂、发电厂、有机肥厂等企业,也可作为饲料卖给养殖户。”说起麦秸的用途,吕善恒如数家珍。

“秸秆掮客”,很受当地的村民欢迎。师岗镇青薇村村民宋俊来说:“现在农民们基本不用麦秸做饭了,拉回家里,既占地又没用。”当地乡镇干部对“秸秆掮客”更是非常支持。湍东镇主抓秸秆禁烧的乡镇干部涂雁冰说:“每年一到麦收,田间地头到处堆着没人要的麦秸,我们基层干部头疼极了。现在他们收走这些麦秸,减轻了禁烧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